您的位置:

美女教你c语言,女生学c语言

本文目录一览:

c语言入门教学

初学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C语言是一门应用最广泛的基础高级编程语言,有很多语言都是由它发展而来的,所以学习好C语言之后再学习任何一种编程语言都会轻松上手。

1 熟记基本知识点

学习C语言和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方法基本一样。我们婴儿期间咿呀学语时,从一个字开始学,然后两个,接着更多,最后我们能成句,成段,到出口成章。学习C语言的时候也一样,有些最基本的内容必须要记下来。

1.1 关键字

关键字是由C语言规定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字符串。它们是写C语言的基础,如果关键字不记下来,那编程是寸步难行。

1.2 运算符

C语言中的运算符和表达式与我们数学上的运算符和表达式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注意记住并弄清楚那些不同的地方。基本的语法表达式及执行过程。选择结构中的if语句和switch语句。循环语句中的for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这部分就好比是你会了许多词,然后得把这些词组成一些句子,语法的作用就是告诉你怎样说好一句话,表达清楚的意思。

1.3 常用库函数

在这里最重要有两个函数:输入函数scanf()和输出函数printf()。一个程序如果没有输入,那无论运行多少次结果都一样,那也就失去了写程序的目的了。同样一个程序如果没有输出,那运行程序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输出的形式比较多。在初学C语言的时候主要是从屏幕上输出结果。所以这两个函数的使用方法也必须要掌握。这两个函数已经定义在stdio.h这个头文件中,不用我们自己写,它们不是C语言中的语句,所以在使用这两个函数时在源程序顶部一定要加上#include 。这是为了让我们在执行程序的时候,让计算机知道scanf()和printf()这两个函数怎么用。

掌握上面的必须要记下来的内容,相当于我们开始学说话时先听别人说,我们自己跟着学一些最基本的日常语言。这时我们就可以从一些简单的程序开始读,能把每一个程序的运行结果能自己读程序准确地执行出来,那样我们就可以开始来编写程序了。

2 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

编写程序一定要注意程序的结构性。学习写程序,不能开始就写代码。许多人在动手写程序的时候感到无从下笔。原因主要是:看到一个题目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它怎么才能变成一个程序呢?这是初学者在编写程序的主要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种分步式的方法。

2.1 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先别想着编程序,用一个具体的实例想想不用程序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例如输入三个数,输出最小值。我们用3,8,6三个数来考虑,我们一看就知道3是最小的。可是我们这一看中其实并不简单,其中有判断。我们先看第一个数3,然后已经记在我们头脑中了,再看第二个数8,3比8小,那我们还是记住3,再比较第3个数6,最后确定3是最小的。我们现在就是要把我们头脑中很快闪过的这些判断过程想清楚。

2.2 我们要弄清楚一个程序由哪些部分组成

这就好比我们写一篇文章也有一些结构。一个C程序也有其一般结构,我把它归纳成下面格式。

#include

main()

{

定义变量;int,float,char,double

输入数据;键盘输入scanf();

直接赋值;例如x=3;

处理数据;if-else;switch;for;while;do-while;

输入数据;printf();

}

第一行代码表示把标准的输入输出头文件包含在这个程序中。第二行代码是C程序的主函数,每个C程序中必须有且仅有一个main()函数。然后是函数的一对“{}”。

定义变量的意思好比买一块地,有了这块地就可以在上面盖房、种庄稼之类的。但是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比如城市已经规划好了,你在郊区买的地就只能种庄稼,在市中心买的,就只能盖房,这就是变量类型的含义了。用上面求最小值的例子。我们在三个数中求最小值。这三个是什么数,是整数还是小数?这就必须用变量类型来说明。对于上例应该定义三个整型变量用来存放三个整数,还要定义一个整型变量用来存放最小值。如:int a,b,c,min;这行代码的作用其实是要了一块内存,然后在这块内存里存东西。因为我需要一个整数,所以就用int这个关键字来声明(相当于用这块地干什么)。那么变量a,b,c是什么呢?你买了一块地,总要知道这块地在哪是吧?不然就白买了,变量就是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需要把数据存在计算机中,什么样的数就定义什么样的类型,需要存几个数就定义几个变量。

输入数据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从键盘输入,就需要用到scanf()这个函数;第二种是直接赋值。

处理数据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难的一部分,也就是把我们刚才分析过程转换成语句。这需要学好C语言的三种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是最简单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就行,它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顺序结构都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与其它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程序,例如分支结构中的复合语句、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等。

(2)选择结构

对于要先做判断再选择的问题就要使用分支结构。选择结构的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条件的结果选择对应的分支语句。选择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或关系比较等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程序流程图是根据解题分析所绘制的程序执行流程图。

例如上例中,把我们头脑中很快闪过的这些判断过程画成流程图即图1:

由上面的流程图再写出对应的语句就比较容易了。如下所示:

min=a;

if(minb) min=b;

if(minc) min=c;

学习分支结构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确绘制出流程图,弄清各分支所要执行的部分,嵌套结构也就不难了。嵌套只不过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语句而已,不是新知识,只要对双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难的。下面我介绍几种基本的分支结构。

①if(条件)

{ 分支体

}

这种分支结构中的分支体可以是一条语句,此时“{ }”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即复合语句。它有两条分支路径可选,一是当条件为真,执行分支体,否则跳过分支体,这时分支体就不会执行。如:要计算x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定义,我们知道,当x=0时,其绝对值不变,而x0时其绝对值是为x的反号,因此程序段为:if(x0) x=-x;

②if(条件)

{分支1}

else

{分支2}

这是典型的分支结构,如果条件成立,执行分支1,否则执行分支2,分支1和分支2都可以是1条或若干条语句构成。如:求某年的年号是否是闰年。

分析:因为当某年号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则这一年是闰年;或者这一年号能被400整除也是闰年。即year%4==0year%100!=0||year%400==0

其程序段如下:

if(year%4==0year%100!=0||year%400==0)

printf(“%d is leap year!”,year);

else

printf(“%d is not leap year!”,year);

}

③嵌套分支语句:其语句格式为:

if(条件1) {分支1};

else if(条件2) {分支2}

else if(条件3) {分支3}

……

else if(条件n) {分支n}

else {分支n+1}

嵌套分支语句虽可解决多个入口和出口的问题,但超过3重嵌套后,语句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对于程序的阅读和理解都极为不便,建议嵌套在3重以内,超过3重可以用switch语句。

④switch开关语句:该语句也是多分支选择语句,到底执行哪一块,取决于开关设置,也就是表达式的值与常量表达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语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并列的,程序执行时,由第一分支开始查找,如果相匹配,执行其后的块,接着执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块,直到遇到break语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个分支是否匹配。这个语句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开关条件的合理设置以及break语句的合理应用。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减少源程序重复书写的工作量,用来描述重复执行某段算法的问题,这是程序设计中最能发挥计算机特长的程序结构,C语言中提供三种循环,即while循环、do while循环和for循环。三种循环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换,另外还有一种goto循环语句,因为强制改变程序的顺序经常会给程序的运行带来不可预料的错误,所以不提倡使用。

常用的三种循环结构学习的重点在于弄清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这就要清楚三种循环的格式和执行顺序,将每种循环的流程图理解透彻后就会明白如何替换使用,就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在分析循环结构的语句时要开清楚,什么时候开始循环(即循环的初始值);什么时候结束循环(即循环的终止条件);循环的时候都做哪些操作(即循环体的执行部分);特别要注意在循环体内应包含趋于结束的语句(即循环变量值的改变),否则就可能成了一个死循环,这是初学者的一个常见错误。

在学完这三个循环后,应明确它们的异同点:用while和do…while循环时,循环变量的初始化的操作应在循环体之前,而for循环一般在语句1中进行的;while 循环和for循环都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而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表达式,也就是说do…while的循环体最少被执行一次,而while 循环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执行。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并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环中可以有分支、顺序结构,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环、顺序结构,其实不管哪种结构,我们均可广义的把它们看成一个语句。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常将这三种结构相互结合以实现各种算法,设计出相应程序,但是要编程的问题较大,编写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长、结构重复多,造成可读性差,难以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C程序设计成模块化结构。输出数据是每一个程序必须包含的部分。在C程序中的输出通常是从显示屏上输出最后的结果,使用printf()这个函数。

3 掌握一些简单常用的算法

编程其实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以相应的编程语言写出代码。这就好比我们学习写作文段落的时候都有一些经典的好词好句,可以使文章添彩。同样程序虽然可以实现各种功能,但最基本的一些算法并不是特别多,我们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在掌握这些基本算法后,根据不同的问题,再灵活应用。如百钱买百鸡的问题,就是用100元钱买100只鸡,公鸡5元一只,母鸡3元一只,小鸡1元三只。这种问题用数学方法可以列出方程:

x+y+z=100

5*x+3*y+z/3=100

按数学方法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无解,实际上是可以解的,如果把公鸡,母鸡和小鸡可能的只数全部代入到方程中检验就可以得到最后结果。这种方法叫穷举法。如果我们用手算那可能要花上半天的功夫,但让计算机来算就只需要1秒种。使用算法后分析和处理问题都会简单很多。当我们能熟练地掌握了简单算法后就能实现一些比较复杂的编程问题了。

任何程序只要有思维,有想法,那么实现程序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要学习这种思维方法就是多做题,多读程序,学习别人好的思维方法,多想想一个程序还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方法来实现它。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一种自己的思维方法。因此我认为不管学什么语言都是这样。

4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要从第一行代码开始,这也是学好C语言的重要因素。例如编写程序时用缩进的方式、写注释、程序写到一定的阶段时要做一下测试等。这些工作可以帮我们在调试程序时有很大的帮助。程序代码实现后,错误是难免的,所以也要锻炼自己的调试查错能力,而良好的编程习惯可以使我们在调试时减小工作量和提高调试效率,也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编程风格。

C语言教学探讨

注重编程细节,培养编程技巧

C语言的规则颇多,编写C程序得严格按照其规则进行程序设计,对初学者而言,常常马虎大意,所编写的程序不能正常编译和执行结果,从而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必须强调C的许多细节问题,让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扼杀于“萌芽”状态。如学生常常在写程序时出现以下问题:

3.1 字母大小写问题

C语言程序严格区分字母的大、小写,此规则一定给学生讲清楚,让其记住那些特例。如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浮点数中的“E”,弄清该计数法的规则,其中的字母“E”可以不区分大、小写;再如表示16进制数的符号“0x”,其中字母“x”也可不区分大、小写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对该类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一次就掌握并记住。

3.2 标点符号问题

学生在录入程序时,往往忽略标点符号。问题主要表现在:

(1)忘记录入标点,C语言中,一条语句的结束需要用符号“;”与另一语句隔开,对初学的学生,他们通常会忽略掉这个细节问题,这需要教师在讲授中明确地指出,让学生弄清楚。另外,强调不同标点符号的作用和区别,如“;”和“,”等等。

(2)标点录入错误,在录入程序时,很多学生录入的标点是不正确的。如分号“;”和“;”是有区别的,前者为中文下的标点符号,而后者才是程序中需要的。必须给学生强调程序中所需要的标点符号都应该是英文状态下的。

3.3 容易混淆的符号

字母符号“o”,“O”与数字符号“0”;字母符号“l”与数字符号“1”;字母符号“z”与数字符号“2”的区别等等。

对于少数学生,教师虽然强调了很多的细节,但还是不能接受,这便通过程序的调试来让他们明白问题的严重性,通过他们自己对程序的调试来纠正问题的所在,这需要教师耐心地为学生指导。如程序xx.c: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10

printf("a=%d\n",a);

}

编译时出现以下问题:xx.c(5) : error C2146: syntax error : missing ';' before identifier 'printf',给学生讲解提示,让学生通过提示明白问题所在,即该程序第5行的printf语句前缺少“;”,这是学生自己通过实践证明了问题的所在,使之深受体会。通过程序调试的方法不仅可以为学生解决错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从而提高编程的经验和技巧。

4 明确教学目标,任务驱动学习

教师深入分析教学大纲,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状况的前提下, 根据大纲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好每次教学任务计划,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练习作业,督促学生不断深入学习。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 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学生未掌握的数学知识类例题进行更换, 避免因数学的方面的问题形成教学障碍, 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也可在教学前为学生补充一定的数学方面相关知识。

设计“循环”语句教案时,可以先给学生讲清楚学习循环语句的用处及优点,介绍学习重点、难点,要求掌握一些程序设计的算法,让他们明确该语句的重要性。如实现求等差数列s=1+2+3+…+n的和时,主要介绍使用循环语句求解,并要求学生掌握其求解方法,并按照此方法推广,以掌握算法思想,然后再通过作业的任务编写垒加算法的相关程序,如求s=1!+2!+3!+…+n!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不断总结编写循环程序的经验,体会循环的思想,使得他们对循环语句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 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是:用大量的时间讲定义、语法、概念、语句,对学生的要求是注重接受、理解、记忆,讲课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抽象、机械、静止、片面和孤立,他们不知道如何灵活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目的。如何使当前的大学生具备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人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

注重问题求解方法,掌握算法思想。如实现求等差数列s=1+2+3+…+n的和时,该数列的求解方法有多种。除了使用循环语句求解外,还可以通过公式s=(1+n)*n/2进行求,也可以使用函数的递归调用进行求解。通过多种方法的介绍,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学互动。

6 知识转变能力培养,注重实践课教学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与理论学科相结合的课程,在学习时,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实践操作的经验的积累也非常重要。C语言变成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不断从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和运行程序结果的过程中总结得出,由此,教师在讲授C语言课程时,不能忽视实践课的教学,尤其是学生上机辅导课的教学。

往往,很多教师认为,上机辅导课就是让学生自由练习,及时为有疑问的学生解决问题。实际上这种教学辅导方式是不合理的,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学生上机应有明确的练习目标,提高编程效率

在每学期的教学调查中,同学们总会提到这样的问题:上机课不知道该干什么;写程序无从下手;编程很难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机课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给同学安排上机的任务。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上机课程:

(1)结合上课的理论知识,确定上机课要完成的目标。

(2)引入相关的程序实例,逐步分析解决该程序的思路和相关的程序代码。让学生了解如何下手去编写程序。

(3)根据引入的程序实例再扩展开,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相关的程序代码。

(4)评讲相关的程序代码,并引出新的程序,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

(5)课程随时的课堂答疑。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兴趣,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首先要充分的肯定学生,即便是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也要肯定。其次多评价学生做的作业,让学生有一定的满足感。最后多让枯燥的程序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小结

以上就是在学习和教授过程中,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课程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广大的同仁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语言快速学习技巧(原创)默认分类 2010-03-14 12:09:53 阅读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从最基本的流程学起,从最基本的语句学起。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每个函数的作用,多想想这个函数能怎样用,用在哪里,能起到什么另外的效果!要学会活用!程序,对数学,特别是逻辑的要求把比较高。写好程序,首先对整个程序的流程有缜密的思考,要求周到,准确,先思考,不要急着写程序!!这一点请注意!也就是说先算法,先研究程序的结构,是用什么来实现的,循环?分支?等等。然后再用语言来实现!语言只是编写程序的工具。所以学语言,先学会程序化的思想。在将算法翻译成语言的时候,再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求精,有目的的修改,达到最优化。我们学院的C语言,很有特色,英文版,考试也是。我想说的就是,外文版的这本书,它在引领一个不懂编程的人,逐步养成程序、流程、逻辑的思想,是非常优秀的一本书。如果能字字句句阅读,将会很清楚领会到程序的思想。然而,书太厚,生词太多,时间太短。我的建议是,看某一本中文版的书,一本不够,看两本。先尽快学会程序的思想,也就是用程序来想问题,这样,就会编程了。然后,考试前几周,背一背生词、关键词,就可以考试了。如果你坚持要读外文版,可以,但要跳读!然后,还要看你是想只是应付期末考试,还是想学好编程。应付期末考,需要注意书中的重点,也就是考点,这样就够了。比如说字符型变量加指针,这样就够了,不需要更高级的指针的知识。而你如果想真正学好程序(我不说C语言是因为我说过C语言只是编写程序的工具之一),肯定是要打好基础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不能放过的!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会很郁闷~因为我们程序真正要求的,考试一般不会涉及到,因为比较难!(不会指针的人,永远不要说他会C语言!)而考试的内容,恰恰是最无聊的东西,比如格式化输出printf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太繁了,记都记不住。如果学的深的话,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个函数,有这么一个功能。而要用的时候,查书就行。可是对考试来说,显然不行。所以要看看你是哪一种~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编程其实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以相应的编程语言写出代码。这就要求掌握算法,根据我们的《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中,只要求我们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在掌握这些基本算法后,要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就容易了。如两个数的交换、三个数的比较、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这就要求我们要清楚这些算法的内在含义,其中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稍难,但只要明白排序的具体过程,对代码的理解就不难了。如用选择法对10个不同整数排序(从小到大),选择法排序思路:设有10个元素a[1]~a[10],将a[1]与a[2]~a[10]比较,若a[1]比a[2]~a[10]都小,则不进行交换,即无任何操作;若a[2]~a[10] 中有一个比a[1]小,则将其中最大的一个(假设为a[i])与a[1]交换,此时a[1]中存放了10个中最小的数。第二轮将a[2]与a[3]~a[10]比较,将剩下9个数中的最小者a[i]与a[2]交换,此时a[2] 中存放的10个数中第2小的数;依此类推,共进行9轮比较,a[1]到a[10]就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存放。即每一轮都找出剩下数中的最小一个,代码如下: for(i=1;i=9;i++) for(j=i+1;j=10;j++) if(a[i]a[j] {temp=a[i]; a[i]=a[j]; a[j]=temp; } 结语:当我们把握好上述几方面后,只要同学们能克服畏难、厌学、上课能专心听讲,做好练习与上机调试,其实C语言并不难学.

c语言如何学习

相对于其他编程语言,C语言还是比较难的。初学者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学习顺序

先从熟悉简单的C语言语法开始入门,然后再循序渐进,学习C++语法,WIN32、MFC、QT、网络编程,数据库、数据结构、算法、COM、STL等。构建一个完整的C语言知识体系。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学习积累的过程。语法入门部分大概2-3个月,其他部分需要学习和工作中慢慢理解和消化了。

c11.jpg

二是学习方法

人的知识80%是通过眼睛获取的,但是学习编程有所不同,除了看书、看视频之外,关键是要勤动手,勤动脑。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项目实战不断积累代码量。只有代码量足够多了,项目做的多了,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项目能否完成,就是衡量是否学会的唯一标准。后期就是代码的质量和优化问题了,这个只能在项目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了。

c12.jpg

最后强调一点

很多人学不会编程是因为掉坑里了。就是教程或者书上的知识点之间跨越太大,作为一个初学者很难自己摸索出来,前面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接着学习后面的知识,肯定是学不会了。目前绝大多数编程书籍和教程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弊端。自学能力比较强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参考各种网上的资料自己解决。但是大多数自学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只能依赖老师、同学、同事或者朋友帮忙指导,或者报名培训机构,老师指导完成了。

学习编程通常需要一些好的学习资料,包括纸质的书籍,视频教程,课件,项目练习,代码。零基础入门的书籍推荐《明解C语言》、《C Primer Plus》,还有一本非常特别的汇编和C语言正向逆向结合的书编程达人内部教材《汇编、C语言基础教程》也非常不错,讲解汇编和C语言的本质非常透彻,非常细致。视频资料也是特别多了,各种视频网站、论坛、自媒体都有,比如网易课堂、腾讯课堂、慕客网这些。还有一些论坛,比如CSDN、编程中国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答疑服务,推荐爱达人的网站也很不错,从零基础入门到应用课程,配套的视频、课件、代码、项目、答疑服务都有,还可以兼职接单,学以致用。

请问谁有C语言基础教学视频呢?或者谭浩强的视频解析

谭浩强【004】

链接:

提取码:ncnf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C语言经典小程序,用C语言来教大家撩妹子啦,速度来!

C语言经典小程序

用vs,vc都可以正常运行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获取控制台窗口句柄

HWND GetConsoleHwnd(void)

{

#define MY_BUFSIZE 1024 // Buffer size for console window titles.

HWND hwndFound; // This is what is returned to the caller.

char pszNewWindowTitle[MY_BUFSIZE]; // Contains fabricated

char pszOldWindowTitle[MY_BUFSIZE]; // Contains original

GetConsoleTitle(pszOldWindowTitle, MY_BUFSIZE);//获取控制台标题存入pszOldWindowTitle中

//设置控制台的标题为 时间数 进程ID

wsprintf(pszNewWindowTitle,"%d/%d",//把获取的数目,和当前进程ID输出到缓冲区pszNewwindowtitle中

GetTickCount(),//用于获取操作系统启动后的毫秒数

GetCurrentProcessId());//获取当前进程ID

SetConsoleTitle(pszNewWindowTitle);//更改控制台的标题为新内容

Sleep(40);

hwndFound=FindWindow(NULL, pszNewWindowTitle);//获取控制台的HWND号

SetConsoleTitle(pszOldWindowTitle);//更改控制台的标题为原始内容

return(hwndFound);//返回句柄

}

{

HWND hWnd=GetConsoleHwnd();//获取控制台窗口句柄,用于设置画笔颜色

HDC hDC=GetDC(hWnd);

COORD dwSize;//记录窗体大小,用于设定坐标轴远点

HPEN hNewPen=CreatePen(PS_SOLID,1,RGB(255,0,0));//创建画笔对象

HPEN hOldPen=(HPEN)SelectObject(hDC,hNewPen);//选取画笔对象进行绘图

CONSOLE_SCREEN_BUFFER_INFO bInfo; // 窗口信息

HANDLE Hout=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获取控制台句柄

GetConsoleScreenBufferInfo(Hout, bInfo );//获取控制台信息

dwSize=bInfo.dwMaximumWindowSize ;//获取窗口大小,此时获得的是字符模式下

//从字符到图像放大坐标轴8倍

dwSize.X *=8;

dwSize.Y*=8;

SetBkMode(hDC, TRANSPARENT);SetTextColor(hDC,255*255);

//绘制X轴各个特殊坐标

TextOut(hDC,dwSize.X-15,dwSize.Y/2-15,"X",1);

//Arc(hDC,100,100,300,300,350,500,350,500);//画圆 其中hDC表示画图句柄,100,100,300,300表示所使用的矩形区域,350,500表示画弧线的起点,350,500表明画弧线的终点 ;

//绘制Y轴各个特殊坐标

TextOut(hDC,dwSize.X/2,0,"Y",1);

MoveToEx(hDC,0,dwSize.Y /2,NULL);

LineTo(hDC,dwSize.X,dwSize.Y/2);

MoveToEx(hDC,dwSize.X/2,0,NULL);

LineTo(hDC,dwSize.X/2,dwSize.Y);

ReleaseDC(hWnd,hDC);

}

void draw(double p)

{

int i;

double x,y;

HWND hWnd=GetConsoleHwnd();//获取控制台窗口句柄,用于设置画笔颜色

HDC hDC=GetDC(hWnd);

COORD dwSize;//记录窗体大小,用于设定坐标轴远点

HPEN hNewPen=CreatePen(PS_SOLID,1,RGB(255,0,0));//创建画笔对象

HPEN hOldPen=(HPEN)SelectObject(hDC,hNewPen);//选取画笔对象进行绘图

CONSOLE_SCREEN_BUFFER_INFO bInfo; // 窗口信息

HANDLE Hout=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获取控制台句柄

GetConsoleScreenBufferInfo(Hout, bInfo );//获取控制台信息

dwSize=bInfo.dwMaximumWindowSize ;//获取窗口大小,此时获得的是字符模式下

//从字符到图像放大坐标轴8倍

dwSize.X *=8;

dwSize.Y*=8;

//MoveToEx(hDC,0,dwSize.Y/2,NULL);

for(i=-180;i

{

x=16*pow(sin(i*3.1415926/180),3.0)*p;

y=(13*cos(i*3.1415926/180)-5*cos(2*i*3.1415926/180)-2*cos(3*i*3.1415926/180)-cos(4*i*3.1415926/180))*p;

x=(x+16)*dwSize.X/32/2+dwSize.X/4;

y=-y/16*dwSize.Y/2.3+dwSize.Y/2;

x=x;

y=y;

MoveToEx(hDC,x,y,NULL);

LineTo(hDC,x+1,y+1);

}

}

void main()

{

double p;

for(p=0.6;p

draw(p);

system("PAUSE");

}

教你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小游戏

编写程序,实现如下表所示的5-魔方阵。

17    24    1    8    15  

23    5    7    14    16  

4    6    13    20    22  

10    12    19    21    3  

11    18    25    2    9  

5-魔方阵

问题分析

所谓“n-魔方阵”,指的是使用1〜n2共n2个自然数排列成一个n×n的方阵,其中n为奇数;该方阵的每行、每列及对角线元素之和都相等,并为一个只与n有关的常数,该常数为n×(n2+1)/2。

例如5-魔方阵,其第一行、第一列及主对角线上各元素之和如下:

第一行元素之和:17+24+1+8+15=65

第一列元素之和:17+23+4+10+11=65

主对角线上元素之和:17+5+13+21+9=65

而 n×(n2+1)/2=5×(52+1)/2=65 可以验证,5-魔方阵中其余各行、各列及副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也都为65。

假定阵列的行列下标都从0开始,则魔方阵的生成方法为:在第0行中间置1,对从2开始的其余n2-1个数依次按下列规则存放:

(1) 假定当前数的下标为(i,j),则下一个数的放置位置为当前位置的右上方,即下标为(i-1,j+1)的位置。

(2) 如果当前数在第0行,即i-1小于0,则将下一个数放在最后一行的下一列上,即下标为(n-1,j+1)的位置。

(3) 如果当前数在最后一列上,即j+1大于n-1,则将下一个数放在上一行的第一列上,即下标为(i-1,0)的位置。

(4) 如果当前数是n的倍数,则将下一个数直接放在当前位置的正下方,即下标为(i+1,j)的位置。

算法设计

在设计算法时釆用了下面一些方法:

定义array()函数,array()函数的根据输入的n值,生成并显示一个魔方阵,当发现n不是奇数时,就加1使之成为奇数。

使用动态内存分配与释放函数malloc()与free(),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动态分配与释放内存,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代码具有通用性,同时提高内存的使用率。

在分配内存时还要注意,由于一个整型数要占用两个内存,因此,如果魔方阵中要存放的数有max个,则分配内存时要分配2*max个单元,从而有malloc(max+max)。在malloc()函数中使用max+max而不是2*max是考虑了程序运行的性能。

显然应该使用二维数组来表示魔方阵,但虽然数组是二维形式的,而由于内存是一维线性的,因此在存取数组元素时,要将双下标转换为单个索引编号。在程序中直接定义了指针变量来指向数组空间,即使用malloc()函数分配的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