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c语言简单选择排序算法代码,选择排序算法C语言

本文目录一览:

C语言选择排序程序代码

void choise(int *a,int n)

{

int i,j,k,temp;

for(i=0;in-1;i++)

{

k=i; /*给记号赋值*/

for(j=i+1;jn;j++)

if(a[k]a[j]) k=j; /*是k总是指向最小元素*/

if(i!=k)

{

/*当k!=i是才交换,否则a[i]即为最小*/

temp=a[i];

a[i]=a[k];

a[k]=temp;

}

}

}

求 c语言选择排序法和 冒泡排序法代码?

冒泡排序法的具体实现方法是这样的,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arr[0]`开始,两两比较**(`arr[n],arr[n+1]`),如果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arr[n] arr[n+1]`),那么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把大的数往后移动。这样依次经过一轮比较以后,最大的数将会被交换到最后的位置(arr[n-1])。

C语言实现Bubblesort: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m)

    {

        int i,j;

        int tmp;

        int flag = 0;  //设定标志,如果第一次循环比较时没有发生交换,则说明数组是升序排序,不用排序,提前结束循环。

        for(i = 0; i  m; i++)  //外层循环控制循环次数

        {

            for(j = 0; j  m-1-i; j++)    //内层循环控制每次循环里比较的次数。

            {

                if(a[j]  a[j+1])

                {

                    tmp = a[j];

                    a[j] = a[j+1];

                    a[j+1] = tmp;

                    flag = 1;

                }

            }

    

            if(0 == flag)

            {

                printf("No Sort\n");

                break;

            }

            }

    }

选择排序法的过程是,通**过比较,选择出每一轮中最值元素,然后把他和这一轮中最最前面的元素交换**,所以这个算法关键是要记录每次比较的结果,即每次比较后最值位置(下标)。

C语言实现(Selectionsort)

void selectionsort(int a[],int m)

    {

        int i,j;

        int k;

        int tmp;

        for(i = 0; i  m-1; i++)//控制循环次数,n个数需要n-1次循环

        {

            k = i;

            for(j = i+1; j  m ; j++)

            {

                if(a[j]  a[k])

                    k = j;

            }

            //i不等于k是就证明a[i]不是最小的,

            //i等于k时证明a[i]就是本轮比较过程中最小的值

            if(i != k)

            {

                tmp = a[i];

                a[i] = a[k];

                a[k] = tmp;

            }

        }

    }

C语言编程:选择法排序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工作原理: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性能: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比如序列[5, 5, 3]第一次就将第一个[5]与[3]交换,导致第一个5挪动到第二个5后面)。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思想:

n个记录的文件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

①初始状态:无序区为R[1..n],有序区为空。

②第1趟排序

在无序区R[1..n]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1]交换,使R[1..1]和R[2..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

③第i趟排序

第i趟排序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1..i-1]和R(i..n)。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交换,使R[1..i]和R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C语言版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MAX_SIZE 101

#define SWAP(x, y, t)  ((t) = (x), (x) = (y), (y) = (t))

 

void sort(int[], int);      /* selection sort */

 

int main()

{

    int i, n;

    int list[MAX_SIZE];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numbers to generate: ");

    scanf_s("%d", n);

    if (n  1 || n  MAX_SIZE){

        fprintf(stderr, "Improper value of n\n");

        exit(1);

    }

    for (i = 0; i  n; i++){    /* randomly generate numbers */

        list[i] = rand() * 1000;

        printf("%d ", list[i]);

    }

    sort(list, n);

    printf("\n Sorted array:\n");

    for (i = 0; i  n; i++)    /* print out sorted numbers */

        printf("%d ", list[i]);

    printf("\n");

    return 0;

}

void sort(int list[], int n)

{

    int i, j, min, temp;

    for (i = 0; i  n - 1; i++){

        min = i;

        for (j = i + 1; j  n; j++)

        if (list[j]  list[min])

            min = j;

        SWAP(list[i], list[min], temp);

    }

}

C语言选择排序法

这是选择排序。先用a[0]与a[1]比较,当a[0]a[1]时并不交换,而用k记下来现在a[0]最小……这样一趟比较完后a[k]就是整个数组中最小的元素,把它与a[0]交换;第二趟,从a[1]开始重复前面的操作,那么最后a[1]就是剩下的n-1个元素中最小的……看a[0]、a[1]已经由小到大排好了,当做完n-1趟时不就把整个数组都排好了吗?注意:t=array[k];array[k]=array[i];array[i]=t;不是for(j=i+1;jn;j++)的循环体,要等它循环完了后才执行一次。

求 c语言选择排序法和 冒泡排序法代码!

选择法的算法: 假设需要对10个数进行排序,那么首先找出10个数里面的最小数,并和这个10个数的第一个(下标0)交换位置,剩下9个数(这9个数都比刚才选出来那个数大),再选出这9个数中的最小的数,和第二个位置的数(下标1)交换,于是还剩8个数(这8个数都比刚才选出来的大).. 依次类推,当还剩两个数时,选出两个数的最小者放在第9个位置(下标8),于是就只剩下一个数了。这个数已经在最后一位(下标9),不用再选择了。所以10个数排序,一共需要选择9次(n个数排序就需要选择n-1次)。#include "Stdio.h"void main(){ void sa(int array[],int n); int array[10],i; printf("enter the array:\n"); for(i=0;i10;i++) scanf("%d",array[i]); sa(array,10); printf("the sorted array:\n"); for(i=0;i10;i++) printf("%d\t",array[i]); getch();}void sa(int array[],int n){ int i,j,k,temp; for(i=0;i10;i++) { k=i; for(j=i+1;jn;j++) if(array[j]array[k]) k=j; temp=array[k]; array[k]=array[i]; array[i]=temp; }}

main() { int i,j,temp; int a[10]; for(i=0;i10;i++) scanf ("%d,",a[i]); for(j=0;j=9;j++) { for (i=0;i10-j;i++) if (a[i]a[i+1]) { temp=a[i]; a[i]=a[i+1]; a[i+1]=temp;} } for(i=1;i11;i++) printf("%5d,",a[i] ); printf("\n"); }--------------冒泡算法冒泡排序的算法分析与改进 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发现两个记录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 应用交换排序基本思想的主要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 1、排序方法 将被排序的记录数组R[1..n]垂直排列,每个记录R看作是重量为R.key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飘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1)初始 R[1..n]为无序区。 (2)第一趟扫描 从无序区底部向上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气泡的重量,若发现轻者在下、重者在上,则交换二者的位置。即依次比较(R[n],R[n-1]),(R[n-1],R[n-2]),…,(R[2],R[1]);对于每对气泡(R[j+1],R[j]),若R[j+1].keyR[j].key,则交换R[j+1]和R[j]的内容。 第一趟扫描完毕时,"最轻"的气泡就飘浮到该区间的顶部,即关键字最小的记录被放在最高位置R[1]上。 (3)第二趟扫描 扫描R[2..n]。扫描完毕时,"次轻"的气泡飘浮到R[2]的位置上…… 最后,经过n-1 趟扫描可得到有序区R[1..n] 注意: 第i趟扫描时,R[1..i-1]和R[i..n]分别为当前的有序区和无序区。扫描仍是从无序区底部向上直至该区顶部。扫描完毕时,该区中最轻气泡飘浮到顶部位置R上,结果是R[1..i]变为新的有序区。 2、冒泡排序过程示例 对关键字序列为49 38 65 97 76 13 27 49的文件进行冒泡排序的过程 3、排序算法 (1)分析 因为每一趟排序都使有序区增加了一个气泡,在经过n-1趟排序之后,有序区中就有n-1个气泡,而无序区中气泡的重量总是大于等于有序区中气泡的重量,所以整个冒泡排序过程至多需要进行n-1趟排序。 若在某一趟排序中未发现气泡位置的交换,则说明待排序的无序区中所有气泡均满足轻者在上,重者在下的原则,因此,冒泡排序过程可在此趟排序后终止。为此,在下面给出的算法中,引入一个布尔量exchange,在每趟排序开始前,先将其置为FALSE。若排序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将其置为TRUE。各趟排序结束时检查exchange,若未曾发生过交换则终止算法,不再进行下一趟排序。 (2)具体算法 void BubbleSort(SeqList R) { //R(l..n)是待排序的文件,采用自下向上扫描,对R做冒泡排序 int i,j; Boolean exchange; //交换标志 for(i=1;in;i++){ //最多做n-1趟排序 exchange=FALSE; //本趟排序开始前,交换标志应为假 for(j=n-1;j=i;j--) //对当前无序区R[i..n]自下向上扫描 if(R[j+1].keyR[j].key){//交换记录 R[0]=R[j+1]; //R[0]不是哨兵,仅做暂存单元 R[j+1]=R[j]; R[j]=R[0]; exchange=TRUE; //发生了交换,故将交换标志置为真 } if(!exchange) //本趟排序未发生交换,提前终止算法 return; } //endfor(外循环) } //BubbleSort 4、算法分析 (1)算法的最好时间复杂度 若文件的初始状态是正序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关键字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 Cmin=n-1 Mmin=0。 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度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Cmax=n(n-1)/2=O(n2) Mmax=3n(n-1)/2=O(n2) 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3)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虽然冒泡排序不一定要进行n-1趟,但由于它的记录移动次数较多,故平均时间性能比直接插入排序要差得多。 (4)算法稳定性 冒泡排序是就地排序,且它是稳定的。 5、算法改进 上述的冒泡排序还可做如下的改进: (1)记住最后一次交换发生位置lastExchange的冒泡排序 在每趟扫描中,记住最后一次交换发生的位置lastExchange,(该位置之前的相邻记录均已有序)。下一趟排序开始时,R[1..lastExchange-1]是有序区,R[lastExchange..n]是无序区。这样,一趟排序可能使当前有序区扩充多个记录,从而减少排序的趟数。具体算法【参见习题】。 (2) 改变扫描方向的冒泡排序 ①冒泡排序的不对称性 能一趟扫描完成排序的情况: 只有最轻的气泡位于R[n]的位置,其余的气泡均已排好序,那么也只需一趟扫描就可以完成排序。 【例】对初始关键字序列12,18,42,44,45,67,94,10就仅需一趟扫描。 需要n-1趟扫描完成排序情况: 当只有最重的气泡位于R[1]的位置,其余的气泡均已排好序时,则仍需做n-1趟扫描才能完成排序。 【例】对初始关键字序列:94,10,12,18,42,44,45,67就需七趟扫描。 ②造成不对称性的原因 每趟扫描仅能使最重气泡"下沉"一个位置,因此使位于顶端的最重气泡下沉到底部时,需做n-1趟扫描。 ③改进不对称性的方法 在排序过程中交替改变扫描方向,可改进不对称性。

勤奋一点网上都可找到,这是帮你拷的。祝你进步!

c语言选择排序,给一个子程序的代码吧,要最简单的喽,谢谢啦!

// 选择排序

void SelectSort(int arr[], int n)

{

int i, j;

int min;

for(i = 0; i n - 1; i++)

{

int index = 0;

min = arr[i];

for(j = i + 1; j n; j++) //找出 i+1 - n 无序区的最小者与arr[i]交换

{

if(arr[j] min)

{

min = arr[j];

index = j;

}

}

if(index != 0) //表明无序区有比arr[i]小的元素

{

arr[i] = arr[i]^arr[index];

arr[index] = arr[i]^arr[index];

arr[i] = arr[i]^arr[inde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