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python操作api,python操作流程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通过python调用新浪微博的API

1.下载SDK

使用python调用API的话,首先要去下一个Python的SDK,sinaweibopy

连接地址在此: 

可以使用pip很快的导入,github连接里的wiki也有入门的使用方法,很容易看懂。

2.理解新浪微博的授权机制

在调用API之前,首先要搞懂什么叫OAuth 2,即新浪微博的授权机制,

连接在此: 

3.在新浪微博注册应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开发者平台注册自己的应用,我注册的是站内应用。注册后会为每个应用分配唯一的app key 和 app secret,这在上文提到的授权机制中需要用到,相当与每个应用的标示吧。

至此,我们可以尝试写代码调用新浪微博的API啦。

4.简单的调用API实例

参考了往上很多资料和文档,写了一个简单的调用过程。

# _*_ coding: utf-8 _*_

from weibo import APIClient

import webbrowser

APP_KEY = ''

APP_SECRET = ''

CALLBACK_URL = ''

#这个是设置回调地址,必须与那个”高级信息“里的一致

client = APIClient(app_key=APP_KEY, app_secret=APP_SECRET, redirect_uri=CALLBACK_URL)

url = client.get_authorize_url()

# TODO: redirect to url

#print url

webbrowser.open_new(url)

# 获取URL参数code:

code = '2fc0b2f5d2985db832fa01fee6bd9316'

client = APIClient(app_key=APP_KEY, app_secret=APP_SECRET, redirect_uri=CALLBACK_URL)

r = client.request_access_token(code)

access_token = r.access_token # 新浪返回的token,类似abc123xyz456

expires_in = r.expires_in # token过期的UNIX时间:

# TODO: 在此可保存access token

client.set_access_token(access_token, expires_in)

print client.friendships.friends.bilateral.ids.get(uid = 12345678)

通过以上的代码,我实现了调用相互关注API的调用,即查找与某个id的用户相互关注的人的列表。

其中,APP_KEY和APP_SECRET就是前文中分配给每个应用的信息,回调地址在每个应用的高级信息中可以看到,需要自己设置,不过随便设置一下就好

比较恶心的是code的获取,我一开始看sinaweibopy的文档的时候也没弄懂是什么意思,如上面的代码所示,url得到的是一个授权的网址,我们通过

webbrowser.open_new(url)

这行代码打开浏览器跳转到授权的界面,然后观察所在界面的网址,会显示大概如下一样的格式:

看到了吗? 问号后面有一个code=……的一个东西,把等号后面的字符串拷贝下来赋给code就可以了,但是每次运行程序是code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每次都要有这么一个手动获取的过程,我觉得很麻烦,以后自己再研究一下,实现自动获取code就好了。如果能有哪位大神告诉我,感激不尽~

好了,得到正确的code之后就可以完成授权认证,也就可以调用微博的API啦,至于如何在Python下调用,我拷贝一下sinaweibopy上的介绍:

首先查看新浪微博API文档,例如:

API:statuses/user_timeline

请求格式:GET

请求参数:

source:string,采用OAuth授权方式不需要此参数,其他授权方式为必填参数,数值为应用的AppKey?。

access_token:string,采用OAuth授权方式为必填参数,其他授权方式不需要此参数,OAuth授权后获得。

uid:int64,需要查询的用户ID。

screen_name:string,需要查询的用户昵称。

(其它可选参数略)

调用方法:将API的“/”变为“.”,根据请求格式是GET或POST,调用get ()或post()并传入关键字参数,但不包括source和access_token参数:

r = client.statuses.user_timeline.get(uid=123456)

for st in r.statuses:

    print st.text

若为POST调用,则示例代码如下:

r = client.statuses.update.post(status=u'测试OAuth 2.0发微博')

若需要上传文件,传入file-like object参数,示例代码如下:

f = open('/Users/michael/test.png', 'rb')

r = client.statuses.upload.post(status=u'测试OAuth 2.0带图片发微博', pic=f)

f.close() # APIClient不会自动关闭文件,需要手动关闭

请注意:上传的文件必须是file-like object,不能是str,因为无法区分一个str是文件还是字段。可以通过StringIO把一个str包装成file-like object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Python数据库API(DB API)

虽然 Python 需要为操作不同的数据库使用不同的模块,但不同的数据库模块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因为它们基本都遵守 Python 制订的 DB API 协议,目前该协议的最新版本是 2.0,因此这些数据库模块有很多操作其实都是相同的。下面先介绍不同数据库模块之间的通用内容。

全局变量

Python 推荐支持 DB API 2.0 的数据库模块都应该提供如下 3 个全局变量:

apilevel:该全局变量显示数据库模块的 API 版本号。对于支持 DB API 2.0 版本的数据库模块来说,该变量值通常就是 2.0。如果这个变量不存在,则可能该数据库模块暂时不支持 DB API 2.0。读者应该考虑选择使用支持该数据库的其他数据库模块。

threadsafety:该全局变量指定数据库模块的线程安全等级,该等级值为 0~3 ,其中 3 代表该模块完全是线程安全的;1 表示该模块具有部分线程安全性,线程可以共享该模块,但不能共享连接;0 则表示线程完全不能共享该模块。

paramstyle:该全局变量指定当 SQL 语句需要参数时,可以使用哪种风格的参数。该变量可能返回如下变量值:

format: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 Python 标准的格式化字符串代表参数。例如,在程序中需要参数的地方使用 %s,接下来程序即可为这些参数指定参数值。

pyformat: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扩展的格式代码代表参数。比如使用 %(name),这样即可使用包含 key 为 name 的字典为该参数指定参数值。

qmark: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问号(?)代表参数。在 SQL 语句中有几个参数,全部用问号代替。

numeric: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数字占位符(:N)代表参数。例如:1 代表一个参数,:2 也表示一个参数,这些数字相当于参数名,因此它们不一定需要连续。

named: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命名占位符(:name)代表参数。例如 :name 代表一个参数,:age 也表示一个参数。

通过查阅这些全局变量,即可大致了解该数据库 API 模块的对外的编程风格,至于该模块内部的实现细节,完全由该模块实现者负责提供,通常不需要开发者关心。

数据库 API 的核心类

遵守 DB API 2.0 协议的数据库模块通常会提供一个 connect() 函数,该函数用于连接数据库,并返回数据库连接对象。

数据库连接对象通常会具有如下方法和属性:

cursor(factory=Cursor):打开游标。

commit():提交事务。

rollback():回滚事务。

close():关闭数据库连接。

isolation_level:返回或设置数据库连接中事务的隔离级别。

in_transaction:判断当前是否处于事务中。

上面第一个方法可以返回一个游标对象,游标对象是 Python DB API 的核心对象,该对象主要用于执行各种 SQL 语句,包括 DDL、DML、select 查询语句等。使用游标执行不同的 SQL 语句返回不同的数据。

游标对象通常会具有如下方法和属性:

execute(sql[, parameters]):执行 SQL 语句。parameters 参数用于为 SQL 语句中的参数指定值。

executemany(sql, seq_of_parameters):重复执行 SQL 语句。可以通过 seq_of_parameters 序列为 SQL 语句中的参数指定值,该序列有多少个元素,SQL 语句被执行多少次。

executescript(sql_script):这不是 DB API 2.0 的标准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执行包含多条 SQL 语句的 SQL 脚本。

fetchone():获取查询结果集的下一行。如果没有下一行,则返回 None。

fetchmany(size=cursor.arraysize):返回查询结果集的下 N 行组成的列表。如果没有更多的数据行,则返回空列表。

fetchall():返回查询结果集的全部行组成的列表。

close():关闭游标。

rowcount:该只读属性返回受 SQL 语句影响的行数。对于 executemany() 方法,该方法所修改的记录条数也可通过该属性获取。

lastrowid:该只读属性可获取最后修改行的 rowid。

arraysize:用于设置或获取 fetchmany() 默认获取的记录条数,该属性默认为 1。有些数据库模块没有该属性。

description:该只读属性可获取最后一次查询返回的所有列的信息。

connection:该只读属性返回创建游标的数据库连接对象。有些数据库模块没有该属性。

总结来看,Python 的 DB API 2.0 由一个 connect() 开始,一共涉及数据库连接和游标两个核心 API。它们的分工如下:

数据库连接:用于获取游标、控制事务。

游标:执行各种 SQL 语句。

掌握了上面这些 API 之后,接下来可以大致归纳出 Python DB API 2.0 的编程步骤。

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使用 Python DB API 2.0 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流程如下:

调用 connect() 方法打开数据库连接,该方法返回数据库连接对象。

通过数据库连接对象打开游标。

使用游标执行 SQL 语句(包括 DDL、DML、select 查询语句等)。如果执行的是查询语句,则处理查询数据。

关闭游标。

关闭数据库连接。

下图显示了使用 Python DB API 2.0 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python 如何对接api

python对接api,可以调用lib或dll或其直接的语言文件的源代码

基本都是直接import进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