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万字干货,Python语法大合集,一篇文章带你入门
这份资料非常纯粹,只有Python的基础语法,专门针对想要学习Python的小白。
Python中用#
表示单行注释,#
之后的同行的内容都会被注释掉。
使用三个连续的双引号表示多行注释,两个多行注释标识之间内容会被视作是注释。
Python当中的数字定义和其他语言一样:
我们分别使用+
, -
, *
, /
表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Python2当中,10/3
这个操作会得到3
,而不是3.33333
。因为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所以Python会自动执行整数的计算,帮我们把得到的商取整。如果是10.0 / 3
,就会得到3.33333
。目前Python2已经不再维护了,可以不用关心其中的细节。
但问题是Python是一个弱类型的语言,如果我们在一个函数当中得到两个变量,是无法直接判断它们的类型的。这就导致了同样的计算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非常蛋疼。以至于程序员在运算除法的时候,往往都需要手工加上类型转化符,将被除数转成浮点数。
在Python3当中拨乱反正,修正了这个问题,即使是两个整数相除,并且可以整除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也一定是浮点数。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整数,我们可以这么操作:
两个除号表示取整除,Python会为我们保留去除余数的结果。
除了取整除操作之外还有取余数操作,数学上称为取模,Python中用%
表示。
Python中支持乘方运算,我们可以不用调用额外的函数,而使用**
符号来完成:
当运算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括号来强制改变运算顺序。
Python中用首字母大写的True
和False
表示真和假。
用and
表示与操作,or
表示或操作,not
表示非操作。而不是C或者是Java当中的&&
, ||
和!
。
在Python底层,True
和False
其实是1
和0
,所以如果我们执行以下操作,是不会报错的,但是在逻辑上毫无意义。
我们用==
判断相等的操作,可以看出来True == 1
,False == 0
。
我们要小心Python当中的bool()
这个函数,它并不是转成bool类型的意思。如果我们执行这个函数,那么只有0
会被视作是False
,其他所有数值都是True
:
Python中用==
判断相等,>
表示大于,>=
表示大于等于,<
表示小于,<=
表示小于等于,!=
表示不等。
我们可以用and
和or
拼装各个逻辑运算:
注意not
,and
,or
之间的优先级,其中not > and > or
。如果分不清楚的话,可以用括号强行改变运行顺序。
关于list
的判断,我们常用的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刚才介绍的==
,还有一种是is
。我们有时候也会简单实用is
来判断,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Python是全引用的语言,其中的对象都使用引用来表示。is
判断的就是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而==
则是判断两个引用指向的具体内容是否相等。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引用比喻成地址的话,is
就是判断两个变量的是否指向同一个地址,比如说都是沿河东路XX号。而==
则是判断这两个地址的收件人是否都叫张三。
显然,住在同一个地址的人一定都叫张三,但是住在不同地址的两个人也可以都叫张三,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所以如果a is b
,那么a == b
一定成立,反之则不然。
Python当中对字符串的限制比较松,双引号和单引号都可以表示字符串,看个人喜好使用单引号或者是双引号。我个人比较喜欢单引号,因为写起来方便。
字符串也支持+
操作,表示两个字符串相连。除此之外,我们把两个字符串写在一起,即使没有+
,Python也会为我们拼接:
我们可以使用[]
来查找字符串当中某个位置的字符,用len
来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我们可以在字符串前面加上f
表示格式操作,并且在格式操作当中也支持运算,比如可以嵌套上len
函数等。不过要注意,只有Python3.6以上的版本支持f
操作。
最后是None
的判断,在Python当中None
也是一个对象,所有为None
的变量都会指向这个对象。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既然所有的None
都指向同一个地址,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None
的时候,可以使用is
来进行判断,当然用==
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通常使用is
。
理解了None
之后,我们再回到之前介绍过的bool()
函数,它的用途其实就是判断值是否是空。所有类型的默认空值会被返回False
,否则都是True
。比如0
,""
,[]
,{}
,()
等。
除了上面这些值以外的所有值传入都会得到True
。
Python当中的标准输入输出是input
和print
。
print
会输出一个字符串,如果传入的不是字符串会自动调用__str__
方法转成字符串进行输出。默认输出会自动换行,如果想要以不同的字符结尾代替换行,可以传入end
参数:
使用input
时,Python会在命令行接收一行字符串作为输入。可以在input
当中传入字符串,会被当成提示输出:
Python支持三元表达式,但是语法和C不同,使用if else
结构,写成:
上段代码等价于:
Python中用[]
表示空的list
,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其中填充元素进行初始化:
使用append
和pop
可以在list
的末尾插入或者删除元素:
list
可以通过[]
加上下标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如果是负数,则表示倒序访问。-1
表示最后一个元素,-2
表示倒数第二个,以此推类。如果访问的元素超过数组长度,则会触发IndexError
的错误。
list
支持切片操作,所谓的切片则是从原list
当中拷贝出指定的一段。我们用start: end
的格式来获取切片,注意,这是一个左闭右开区间。如果留空表示全部获取,我们也可以额外再加入一个参数表示步长,比如[1:5:2]
表示从1号位置开始,步长为2获取元素。得到的结果为[1, 3]
。如果步长设置成-1
则代表反向遍历。
如果我们要指定一段区间倒序,则前面的start
和end
也需要反过来,例如我想要获取[3: 6]
区间的倒序,应该写成[6:3:-1]
。
只写一个:
,表示全部拷贝,如果用is
判断拷贝前后的list
会得到False
。可以使用del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或者可以使用remove
方法。
insert
方法可以指定位置插入元素,index
方法可以查询某个元素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list
可以进行加法运算,两个list
相加表示list
当中的元素合并。等价于使用extend
方法:
我们想要判断元素是否在list
中出现,可以使用in
关键字,通过使用len
计算list
的长度:
tuple
和list
非常接近,tuple
通过()
初始化。和list
不同,tuple
是不可变对象。也就是说tuple
一旦生成不可以改变。如果我们修改tuple
,会引发TypeError
异常。
由于小括号是有改变优先级的含义,所以我们定义单个元素的tuple
,末尾必须加上逗号,否则会被当成是单个元素:
tuple
支持list
当中绝大部分操作:
我们可以用多个变量来解压一个tuple
:
解释一下这行代码:
我们在b
的前面加上了星号,表示这是一个list
。所以Python会在将其他变量对应上值的情况下,将剩下的元素都赋值给b
。
补充一点,tuple
本身虽然是不可变的,但是tuple
当中的可变元素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我们有这样一个tuple
:
我们虽然不能往a
当中添加或者删除元素,但是a
当中含有一个list
,我们可以改变这个list
类型的元素,这并不会触发tuple
的异常:
dict
也是Python当中经常使用的容器,它等价于C当中的map
,即存储key
和value
的键值对。我们用{}
表示一个dict
,用:
分隔key
和value
。
dict
的key
必须为不可变对象,所以list
、set
和dict
不可以作为另一个dict
的key
,否则会抛出异常:
我们同样用[]
查找dict
当中的元素,我们传入key
,获得value
,等价于get
方法。
我们可以调用dict
当中的keys
和values
方法,获取dict
当中的所有key
和value
的集合,会得到一个list
。在Python3.7以下版本当中,返回的结果的顺序可能和插入顺序不同,在Python3.7及以上版本中,Python会保证返回的顺序和插入顺序一致:
我们也可以用in
判断一个key
是否在dict
当中,注意只能判断key
。
如果使用[]
查找不存在的key
,会引发KeyError
的异常。如果使用get
方法则不会引起异常,只会得到一个None
:
setdefault
方法可以为不存在的key
插入一个value
,如果key
已经存在,则不会覆盖它:
我们可以使用update
方法用另外一个dict
来更新当前dict
,比如a.update(b)
。对于a
和b
交集的key
会被b
覆盖,a
当中不存在的key
会被插入进来:
我们一样可以使用del
删除dict
当中的元素,同样只能传入key
。
Python3.5以上的版本支持使用**
来解压一个dict
:
set
是用来存储不重复元素的容器,当中的元素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元素会被删除。我们可以通过set()
,或者通过{}
来进行初始化。注意当我们使用{}
的时候,必须要传入数据,否则Python会将它和dict
弄混。
set
当中的元素也必须是不可变对象,因此list
不能传入set
。
可以调用add
方法为set
插入元素:
set
还可以被认为是集合,所以它还支持一些集合交叉并补的操作。
set
还支持超集和子集的判断,我们可以用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号判断一个set
是不是另一个的超集或子集:
和dict
一样,我们可以使用in
判断元素在不在set
当中。用copy
可以拷贝一个set
。
Python当中的判断语句非常简单,并且Python不支持switch
,所以即使是多个条件,我们也只能罗列if-else
。
我们可以用in
来循环迭代一个list
当中的内容,这也是Python当中基本的循环方式。
如果我们要循环一个范围,可以使用range
。range
加上一个参数表示从0开始的序列,比如range(10)
,表示[0, 10)
区间内的所有整数:
如果我们传入两个参数,则代表迭代区间的首尾。
如果我们传入第三个元素,表示每次循环变量自增的步长。
如果使用enumerate
函数,可以同时迭代一个list
的下标和元素:
while
循环和C类似,当条件为True
时执行,为false
时退出。并且判断条件不需要加上括号:
Python当中使用try
和except
捕获异常,我们可以在except
后面限制异常的类型。如果有多个类型可以写多个except
,还可以使用else
语句表示其他所有的类型。finally
语句内的语法无论是否会触发异常都必定执行:
在Python当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资源,最常见的就是open
打开一个文件。我们打开了文件句柄就一定要关闭,但是如果我们手动来编码,经常会忘记执行close
操作。并且如果文件异常,还会触发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with
语句来代替这部分处理,使用with
会自动在with
块执行结束或者是触发异常时关闭打开的资源。
以下是with
的几种用法和功能:
当我们调用dict
当中的keys
方法的时候,返回的结果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
我们不能使用下标来访问可迭代对象,但我们可以用iter
将它转化成迭代器,使用next
关键字来获取下一个元素。也可以将它转化成list
类型,变成一个list
。
使用def
关键字来定义函数,我们在传参的时候如果指定函数内的参数名,可以不按照函数定义的顺序传参:
可以在参数名之前加上*
表示任意长度的参数,参数会被转化成list
:
也可以指定任意长度的关键字参数,在参数前加上**
表示接受一个dict
:
当然我们也可以两个都用上,这样可以接受任何参数:
传入参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
和**
来解压list
或者是dict
:
Python中的参数可以返回多个值:
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即使和全局变量重名,也不会覆盖全局变量的值。想要在函数内部使用全局变量,需要加上global
关键字,表示这是一个全局变量:
Python支持函数式编程,我们可以在一个函数内部返回一个函数:
Python中可以使用lambda
表示匿名函数,使用:
作为分隔,:
前面表示匿名函数的参数,:
后面的是函数的返回值:
我们还可以将函数作为参数使用map
和filter
,实现元素的批量处理和过滤。
我们还可以结合循环和判断语句来给list
或者是dict
进行初始化:
使用import
语句引入一个Python模块,我们可以用.
来访问模块中的函数或者是类。
我们也可以使用from import
的语句,单独引入模块内的函数或者是类,而不再需要写出完整路径。使用from import *
可以引入模块内所有内容(不推荐这么干)
可以使用as
给模块内的方法或者类起别名:
我们可以使用dir
查看我们用的模块的路径:
这么做的原因是如果我们当前的路径下也有一个叫做math
的Python文件,那么会覆盖系统自带的math
的模块。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不小心会导致很多奇怪的bug。
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类,相关的介绍都在注释当中
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之前也有过相关文章,可以查看:
Python—— slots ,property和对象命名规范
下面我们来看看Python当中类的使用:
这里解释一下,实例和对象可以理解成一个概念,实例的英文是instance
,对象的英文是object
。都是指类经过实例化之后得到的对象。
继承可以让子类继承父类的变量以及方法,并且我们还可以在子类当中指定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性,并且还可以重写父类的一些方法。一般我们会将不同的类放在不同的文件当中,使用import
引入,一样可以实现继承。
我们创建一个蝙蝠类:
我们再创建一个蝙蝠侠的类,同时继承Superhero
和Bat
:
执行这个类:
我们可以通过yield
关键字创建一个生成器,每次我们调用的时候执行到yield
关键字处则停止。下次再次调用则还是从yield
处开始往下执行:
除了yield
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
小括号来生成一个生成器:
关于生成器和迭代器更多的内容,可以查看下面这篇文章:
五分钟带你弄懂迭代器与生成器,夯实代码能力
我们引入functools
当中的wraps
之后,可以创建一个装饰器。装饰器可以在不修改函数内部代码的前提下,在外面包装一层其他的逻辑:
装饰器之前也有专门的文章详细介绍,可以移步下面的传送门:
一文搞定Python装饰器,看完面试不再慌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可以看到结束,原作者的确非常厉害,把Python的基本操作基本上都囊括在里面了。如果都能读懂并且理解的话,那么Python这门语言就算是入门了。
如果你之前就有其他语言的语言基础,我想本文读完应该不用30分钟。当然在30分钟内学会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所提倡的。但至少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做到熟悉Python的语法,知道大概有哪些操作,剩下的就要我们亲自去写代码的时候去体会和运用了。
根据我的经验,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前期,不停地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希望本文可以作为你在使用Python时候的查阅文档。
最后,我这里有各种免费的编程类资料,有需要的及时私聊我,回复"学习",分享给大家,正在发放中............
Python能用来做什么?
Python因语法简洁、上手简单、功能强大特点,广泛应用于网站开发、数据分析、爬虫、自动化运维、人工智能、大数据、游戏开发等领取。
- 做日常任务,比如下载视频、MP3、自动化操作excel、自动发邮件。
- 做网站开发、web应用开发,很多著名的网站像知乎、YouTube就是Python写的。
- 许多大型网站就是用Python开发的,例YouTube、Instagram,还有国内的豆瓣。很多大公司,包括Google、Yahoo等,甚至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都大量地使用Python。
- 做网络游戏的后台,很多在线游戏的后台都是Python开发的。
- 系统网络运维。
我为了写个Python爬虫,到底连带学了多少东西?
请大家多多关注点赞支持,会持续发干货 一开始,老板给了一个任务,需要从网页上复制几百页的数据到本地。一遍一遍的复制粘贴,贴得我身心憔悴。听说有一种爬虫技术,可以自动采集数据,省去了人肉取数的痛苦。 我一听,「诶,这不错,学了就不用再废这双老手了」。 于是网上一搜索,都说 Python 适合写爬虫,而且简单易学,最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普通人了。 那就学起来吧。 于是一本《简明 Python 教程》就带我入了门。 学完 Python 之后,就打算用 Python 写爬虫了。他们说,爬虫很简单的,就是一个 HTTP 请求到数据,再把数据解析出来就可以了。 我一看,说起来是很简单的,立马找了 python 的 HTTP 请求库——requests。 这也太简单了吧。 于是我马上写出了我的爬虫的 HTTP 请求代码来。 但是为什么 HTTP 的响应里面没有我看到的那些数据呢? 在网上问了一下大神,他们说你要先看看网页源码是否有你看到的那些数据,很多网站是通过前端请求接口渲染的数据,直接请求网页是不会有数据的。 虽然听得迷迷糊糊的,但还是用大神们教的方法打开网页源代码。 一看,好家伙,果然里面没有我想要的数据。这种情况,直接用requests请求网页是拿不到数据了的。 没辙,按照大神说的,找接口呗。于是按了 F12 打开了浏览器的调试控制台,在一大串看不懂的面板里面一个一个地找。 终于看到了一个和我要复制的数据一模一样的接口了。大神说直接 HTTP 请求它。 照做了,还是不行,响应说请求错误。 继续上网搜索,有人说是要携带「请求头」,天呐,请求头又是什么鬼? 真是学海无涯呀。 网上一顿搜索,知道怎么配置请求头了,然后请求也成功了,数据也打印出来了,本以为大功告成,正打算点一杯奶茶庆祝。 第二页数据请求失败了。 这次响应说「token无效」。 wocao! token又是什么鬼! 找了一圈发现,是请求头里面的一个参数,它的值是一串很长的参数。据网上所说,这个是使用JS生成,用来验证请求是否合法的。 听说又要学习另一门编程语言 JavaScript,我退缩了。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 嗯,找到了一个叫做 Selenium 的工具,据说可以模拟浏览器进行操作。 这个操作简单多了,简单学习了一下,从浏览器审查元素里面复制数据所在的路径,然后查找定位。 so easy! 虽然速度慢了点,但还是比人肉取数强啊!Python 真香!爬虫真香! 1页,2页,3页,4页,10页,20页,30页……完成工作指日可待! 突然,程序挂了! 一看,浏览器上出现了一个拼图验证码,说我操作过于频繁,需要进行验证码验证。重新启动程序也不行。 这可如何是好? 百度大法好,搜一下解决方法。解决方法是有,我人快没了。 一堆没听过的词语又出现了,什么 OpenCV、什么 Keras、什么轨迹、什么计算机视觉。 开始只想采集点数据,然后学了 Python,学了 HTTP请求,学了从浏览器中找接口,为了放弃学习 JavaScript 转而学了 Selenium 浏览器自动化,学了…… 不行,我学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