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Unicode BOM的作用和应用

一、什么是Unicode BOM

Unicode BOM(Byte Order Mark)是放置在Unicode文本文件开头的一部分特殊标记。它是一个不可显示的字符,由FEFF十六进制表示。在UTF-8编码中,它占用三个字节(EF BB BF)。

BOM的作用是指示文件的字节顺序(Byte Order),解释器读取到BOM后就可以知道文件的字节序。在UTF-8编码中,BOM还起到标识编码格式的作用。

二、BOM的应用场景

1、与XML文件一起使用:BOM在XML中有特殊的作用。它可以让XML解析器自动识别文件中字符编码,从而避免乱码问题。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如果将UTF-8格式的XML文件存储时加入BOM,那么在解析XML文件时解析器就会知道该文件采用UTF-8编码,无需再加encoding属性,即可正确解析。

2、与文本文件一起使用:BOM在文本文件中主要用于标识文件的编码格式。比如在Windows下用记事本编写UTF-8格式的文本文件,不加BOM则会在Linux下产生乱码。而加上BOM则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和软件中正确的解析该文件。

三、BOM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BOM对于某些操作系统和软件来说是无所谓的,而对一些情况下它会带来问题:

- 在编写程序或脚本时,BOM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错误,如不能正确执行或报错。

- 一些文件系统不支持BOM,如果在这些文件系统上保存文件时设置了BOM,文件就会出错。

2、在选择使用BOM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对于UTF-8编码,要确认设备或解析程序是否支持BOM。

- 对于非UTF-8编码,要先查看相应编码标准是否支持BOM。

四、BOM的判断和删除

1、判断是否存在BOM

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查看文件是否包含BOM。不过,在某些情况下,BOM会被隐藏,无法直接查看。这时,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或编程语言的库函数来检查文件是否有BOM。

  //用Python检查文件是否存在BOM
  def has_bom(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r', encoding='utf-8-sig') as f:
          content = f.read()
          if content.startswith('\ufeff'):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2、删除BOM

BOM可以被编辑器去除,也可以使用编程语言来删除。以下是使用Python去除BOM的例子:

  #去除BOM并写入新文件
  def remove_bom(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r', encoding='utf-8-sig') as f:
          content = f.read()
      with open(file_path, 'w', encoding='utf-8') as f:
          f.write(content)
 

五、总结

BOM是Unicode文本文件中用来声明编码的特殊标记。它可以指示文件的字节顺序和编码格式,避免乱码问题。注意,BOM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错误,如果使用BOM,要确认设备或解析程序是否支持,以及BOM是否被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