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golang自动协程池包,golang 线程池和协程池

本文目录一览:

golang协程调度模式解密

golang学习笔记

频繁创建线程会造成不必要的开销,所以才有了线程池。在线程池中预先保存一定数量的线程,新任务发布到任务队列,线程池中的线程不断地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并执行,可以有效的减少创建和销毁带来的开销。

过多的线程会导致争抢cpu资源,且上下文的切换的开销变大。而工作在用户态的协程能大大减少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协程调度器把可运行的协程逐个调度到线程中执行,同时即时把阻塞的协程调度出协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线程的频繁切换,达到了少量线程实现高并发的效果。

多个协程分享操作系统分给线程的时间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CPU的目的,协程调度器决定了则决定了协程运行的顺序。每个线程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协程。

go调度模型包含三个实体:

每个处理器维护者一个协程G的队列,处理器依次将协程G调度到M中执行。

每个P会周期性地查看全局队列中是否有G待运行并将其调度到M中执行,全局队列中的G主要来自系统调用中恢复的G.

如果协程发起系统调用,则整个工作线程M被阻塞,协程队列中的其他协程都会阻塞。

一般情况下M的个数会略大于P个数,多出来的M将会在G产生系统调用时发挥作用。与线程池类似,Go也提供M池子。当协程G1发起系统掉用时,M1会释放P,由 M1-P-G1 G2 ... 转变成 M1-G1 , M2会接管P的其他协程 M2-P-G2 G3 G4... 。

冗余的M可能来源于缓存池,也可能是新建的。

当G1结束系统调用后,根据M1是否获取到P,进行不用的处理。

多个处理P维护队列可能不均衡,导致部分处理器非常繁忙,而其余相对空闲。产生原因是有些协程自身不断地派生协程。

为此Go调度器提供了工作量窃取策略,当某个处理器P没有需要调度的协程时,将从其他处理中偷取协程,每次偷取一半。

抢占式调度,是指避免某个协程长时间执行,而阻碍其他协程被调度的机制。

调度器监控每个协程执行时间,一旦执行时间过长且有其他协程等待,会把协程暂停,转而调度等待的协程,以达到类似时间片轮转的效果。比如for循环会一直占用执行权。

在IO密集型应用,GOMAXPROCS大小设置大一些,获取性能会更好。

IO密集型会经常发生系统调用,会有一个新的M启用或创建,但由于Go调度器检测M到被阻塞有一定延迟。如果P数量多,则P管理协程队列会变小。

golang协程占用资源小,有必要写协程池吗

和你有同样的疑问。

我在google上搜索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不多。目前的处理方式还是普遍通过channel接收,有任务进来才开启协程,不会一直保留,顶多设置一个协程开启上限。

--- 共有 1 条评论 ---

golang_yh应该还是有需要的,频繁的创建和释放协程会引起堆内存空间抖动,毕竟协程创建后应该会分配默认大小的栈,听说是8k (8个

golang中自定义包

golang中默认以文件夹名作为包名,导入的文件的路径为$GOPATH/src

例如我们在 $GOPATH/src下面建立一个gopackage的一个文件夹,下面建立一个abc.go的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则我们在包外部使用gopackage包中的函数时,导入格式是这样的:

我们在abc.go文件中需要导出的函数的首字母都是大写的,这是因为 只有首字母大写的标识符才可以导出 ,mutiply(int,int)int函数不可以被导出,编译失败。

当我们使用多个自定义包时如果发生冲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给不同的包提供不同的别名

如果abc.go文件中包名不是文件夹的名字,如

则在外部导入是,golang会自动为该包提供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