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golang监控协程,golang协程死锁

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在看golang 的 协程,一直很疑问如何开启多个协程

线程和C#的线程没区别,重点在于协程。 协程Coroutine并不是多线程的,

Golang-基于TimeingWheel定时器

在linux下实现定时器主要有如下方式

在这当中 基于时间轮方式实现的定时器 时间复杂度最小,效率最高,然而我们可以通过 优先队列 实现时间轮定时器。

优先队列的实现可以使用最大堆和最小堆,因此在队列中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定义排序规则自动排序。我们直接通过队列中 pop 函数获取数据,就是我们按照自定义排序规则想要的数据。

在 Golang 中实现一个优先队列异常简单,在 container/head 包中已经帮我们封装了,实现的细节,我们只需要实现特定的接口就可以。

下面是官方提供的例子

因为优先队列底层数据结构是由二叉树构建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数组来保存二叉树上的每一个节点。

改数组需要实现 Go 预先定义的接口 Len , Less , Swap , Push , Pop 和 update 。

timerType结构是定时任务抽象结构

首先的 start 函数,当创建一个 TimeingWheel 时,通过一个 goroutine 来执行 start ,在start中for循环和select来监控不同的channel的状态

通过for循环从队列中取数据,直到该队列为空或者是遇见第一个当前时间比任务开始时间大的任务, append 到 expired 中。因为优先队列中是根据 expiration 来排序的,

所以当取到第一个定时任务未到的任务时,表示该定时任务以后的任务都未到时间。

当 getExpired 函数取出队列中要执行的任务时,当有的定时任务需要不断执行,所以就需要判断是否该定时任务需要重新放回优先队列中。 isRepeat 是通过判断任务中 interval 是否大于 0 判断,

如果大于0 则,表示永久就生效。

防止外部滥用,阻塞定时器协程,框架又一次封装了timer这个包,名为 timer_wapper 这个包,它提供了两种调用方式。

参数和上面的参数一样,只是在第三个参数中使用了任务池,将定时任务放入了任务池中。定时任务的本身执行就是一个 put 操作。

至于put以后,那就是 workers 这个包管理的了。在 worker 包中, 也就是维护了一个任务池,任务池中的任务会有序的执行,方便管理。

Golang 线程和协程的区别

线程:

多线程是为了解决CPU利用率的问题,线程则是为了减少上下文切换时的开销,进程和线程在Linux中没有本质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进程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而线程是共享内存空间。

在进程切换时需要转换内存地址空间,而线程切换没有这个动作,所以线程切换比进程切换代价要小得多。

协程:

想要简单,又要性能高,协程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它是用户视角的一种抽象,操作系统并没有这个概念,主要思想是在用户态实现调度算法,用少量线程完成大量任务的调度。

Goroutine是GO语言实现的协程,其特点是在语言层面就支持,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它的核心是MPG调度模型:M即内核线程;P即处理器,用来执行Goroutine,它维护了本地可运行队列;G即Goroutine,代码和数据结构;S及调度器,维护M和P的信息。

golang channel 超时如何处理

个人理解的channel超时处理思路分享,若有错误或者不足,请联系我:qq 869329877

主程序通过go timeout()挂起一个协程,在timeout方法里面利用select来监控逻辑处理的变化,如果请求时间过长或者连接到其他服务比如grpc、mysql等服务中断导致的请求时间过长,则直接超时,超时要返回定义的管道数据结果,否则程序会报错。

golang协程调度模式解密

golang学习笔记

频繁创建线程会造成不必要的开销,所以才有了线程池。在线程池中预先保存一定数量的线程,新任务发布到任务队列,线程池中的线程不断地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并执行,可以有效的减少创建和销毁带来的开销。

过多的线程会导致争抢cpu资源,且上下文的切换的开销变大。而工作在用户态的协程能大大减少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协程调度器把可运行的协程逐个调度到线程中执行,同时即时把阻塞的协程调度出协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线程的频繁切换,达到了少量线程实现高并发的效果。

多个协程分享操作系统分给线程的时间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CPU的目的,协程调度器决定了则决定了协程运行的顺序。每个线程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协程。

go调度模型包含三个实体:

每个处理器维护者一个协程G的队列,处理器依次将协程G调度到M中执行。

每个P会周期性地查看全局队列中是否有G待运行并将其调度到M中执行,全局队列中的G主要来自系统调用中恢复的G.

如果协程发起系统调用,则整个工作线程M被阻塞,协程队列中的其他协程都会阻塞。

一般情况下M的个数会略大于P个数,多出来的M将会在G产生系统调用时发挥作用。与线程池类似,Go也提供M池子。当协程G1发起系统掉用时,M1会释放P,由 M1-P-G1 G2 ... 转变成 M1-G1 , M2会接管P的其他协程 M2-P-G2 G3 G4... 。

冗余的M可能来源于缓存池,也可能是新建的。

当G1结束系统调用后,根据M1是否获取到P,进行不用的处理。

多个处理P维护队列可能不均衡,导致部分处理器非常繁忙,而其余相对空闲。产生原因是有些协程自身不断地派生协程。

为此Go调度器提供了工作量窃取策略,当某个处理器P没有需要调度的协程时,将从其他处理中偷取协程,每次偷取一半。

抢占式调度,是指避免某个协程长时间执行,而阻碍其他协程被调度的机制。

调度器监控每个协程执行时间,一旦执行时间过长且有其他协程等待,会把协程暂停,转而调度等待的协程,以达到类似时间片轮转的效果。比如for循环会一直占用执行权。

在IO密集型应用,GOMAXPROCS大小设置大一些,获取性能会更好。

IO密集型会经常发生系统调用,会有一个新的M启用或创建,但由于Go调度器检测M到被阻塞有一定延迟。如果P数量多,则P管理协程队列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