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Windows API的StretchBlt函数

发布时间:2023-05-23

StretchBlt函数详解

StretchBlt函数是Windows API中的一个函数,常用于将一个矩形区域中的图像缩放并拷贝到另外一个矩形区域中。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详细了解StretchBlt函数的用法及其特点。

一、参数列表

StretchBlt函数有多个参数,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每个参数的含义及其用法。

BOOL StretchBlt(
 HDC   hdcDest,     // 目标设备的句柄
 int   nXOriginDest,// 目标区域左上角的x坐标
 int   nYOriginDest,// 目标区域左上角的y坐标
 int   nWidthDest,  // 目标区域的宽度
 int   nHeightDest, // 目标区域的高度
 HDC   hdcSrc,      // 源设备的句柄
 int   nXOriginSrc, // 源区域左上角的x坐标
 int   nYOriginSrc, // 源区域左上角的y坐标
 int   nWidthSrc,   // 源区域的宽度
 int   nHeightSrc,  // 源区域的高度
 DWORD dwRop        // 光栅操作代码
);

其中,最常用的参数为目标设备的句柄 hdcDest、源设备的句柄 hdcSrc、目标区域的宽度 nWidthDest,目标区域的高度 nHeightDest、源区域的宽度 nWidthSrc、源区域的高度 nHeightSrc。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参数。

二、实例讲解

1. 基础用法

HDC hdcDest = GetDC(hwnd);  // 获取窗口的设备句柄
HDC hdcSrc = CreateCompatibleDC(hdcDest); // 创建源设备的兼容设备
int cx = 200;  // 目标区域宽度
int cy = 200;  // 目标区域高度
int sx = 100;  // 源区域宽度
int sy = 100;  // 源区域高度
HBITMAP hbitmap = LoadBitmap(hInstance, MAKEINTRESOURCE(IDB_BITMAP1)); // 加载Bitmap资源
HBITMAP holdbitmap = (HBITMAP)SelectObject(hdcSrc, hbitmap); // 选择该位图为当前兼容设备的对象
StretchBlt(hdcDest, 20, 20, cx, cy, hdcSrc, 0, 0, sx, sy, SRCCOPY); // 向目标设备绘制图像
SelectObject(hdcSrc, holdbitmap); // 恢复原来的设备对象
DeleteObject(hbitmap); // 删除对象
DeleteDC(hdcSrc); // 删除兼容设备
ReleaseDC(hwnd, hdcDest); // 释放设备句柄

以上代码演示了StretchBlt函数的基本用法,将一个指定的Bitmap资源缩放成200x200的大小并拷贝到目标设备中。其中, SRCCOPY 是光栅操作代码。

2. 源和目标区域可以不一样

HDC hdcDest = GetDC(hwnd);  // 获取窗口的设备句柄
HDC hdcSrc = CreateCompatibleDC(hdcDest); // 创建源设备的兼容设备
int cx = 300;  // 目标区域宽度
int cy = 200;  // 目标区域高度
int sx = 100;  // 源区域宽度
int sy = 100;  // 源区域高度
int dx = 20;   // 目标区域左上角的x坐标
int dy = 40;   // 目标区域左上角的y坐标
int sxstart = 20; // 源区域的左边起点x坐标
int systart = 20; // 源区域的上边起点y坐标
HBITMAP hbitmap = LoadBitmap(hInstance, MAKEINTRESOURCE(IDB_BITMAP1)); // 加载Bitmap资源
HBITMAP holdbitmap = (HBITMAP)SelectObject(hdcSrc, hbitmap); // 选择该位图为当前兼容设备的对象
StretchBlt(hdcDest, dx, dy, cx, cy, hdcSrc, sxstart, systart, sx, sy, SRCCOPY); // 向目标设备绘制图像
SelectObject(hdcSrc, holdbitmap); // 恢复原来的设备对象
DeleteObject(hbitmap); // 删除对象
DeleteDC(hdcSrc); // 删除兼容设备
ReleaseDC(hwnd, hdcDest); // 释放设备句柄

以上代码演示了StretchBlt函数中源和目标区域可以不一样的情况。可通过设置源和目标区域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原点的坐标,改变绘制的位置。

3. 拉伸模式设置

HDC hdcDest = GetDC(hwnd);  // 获取窗口的设备句柄
HDC hdcSrc = CreateCompatibleDC(hdcDest); // 创建源设备的兼容设备
int cx = 300;  // 目标区域宽度
int cy = 200;  // 目标区域高度
int sx = 100;  // 源区域宽度
int sy = 100;  // 源区域高度
int dx = 20;   // 目标区域左上角的x坐标
int dy = 40;   // 目标区域左上角的y坐标
int sxstart = 20; // 源区域的左边起点x坐标
int systart = 20; // 源区域的上边起点y坐标
HBITMAP hbitmap = LoadBitmap(hInstance, MAKEINTRESOURCE(IDB_BITMAP1)); // 加载Bitmap资源
HBITMAP holdbitmap = (HBITMAP)SelectObject(hdcSrc, hbitmap); // 选择该位图为当前兼容设备的对象
SetStretchBltMode(hdcDest, HALFTONE); // 设置拉伸模式为半色调模式
StretchBlt(hdcDest, dx, dy, cx, cy, hdcSrc, sxstart, systart, sx, sy, SRCCOPY); // 向目标设备绘制图像
SelectObject(hdcSrc, holdbitmap); // 恢复原来的设备对象
DeleteObject(hbitmap); // 删除对象
DeleteDC(hdcSrc); // 删除兼容设备
ReleaseDC(hwnd, hdcDest); // 释放设备句柄

以上代码演示了StretchBlt函数拉伸模式的设置。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Windows API中的SetStretchBltMode函数,将拉伸模式设置为HALFTONE(半色调模式)。使用该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因为缩放后的像素个数比原来的多而导致图像中出现的不规则的锯齿。

三、常见问题

1. 所选位图的宽高与目标宽高不一致时会如何?

在使用StretchBlt时,所选位图访问的区域应该在窗口大小的范围内,如果不在范围内,则会出现拉伸图像的不规则像素,导致图像失真。

2. 如何减小图像失真的情况?

减小图像失真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方法是调整选择的兼容设备的色深,以高精度的24位和32位色深模式下图像会更为清晰。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半色调模式等方法。

3. 所选位图过大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所选的位图大小超过了系统限制的大小,将不能加载该位图并将返回 NULL

四、总结

StretchBlt函数是Windows API中的一个使用广泛的函数,因其能够方便地控制图像的缩放和移动而应用广泛。通过以上实例讲解,相信你已经对StretchBlt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可以在你的编程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