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rse_dates的概念和作用
Python中的pandas库是数据分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库之一,而parse_dates是pandas库中常用的参数之一。在读取CSV或Excel等格式的数据时,parse_dates参数可以让我们将指定的列中的数据解析为日期,并将其作为DataFrame的行索引。parse_dates参数可以简化对日期数据的处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下面我们将以读取CSV文件为例,演示如何使用parse_dates参数: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parse_dates=['date'])
print(data.head())
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read_csv函数读取了CSV文件,并在参数列表中设置parse_dates为指定列名,实现了将日期数据解析为格式化日期。运行代码,我们可以看到输出的DataFrame的行索引已经改为日期格式。
二、parse_dates的常见用法
1. 使用列表指定解析日期的格式
在数据文件中,日期格式有多种可能,例如'2021-07-01'、'20210701'、'2021/07/01'等,我们需要通过指定解析日期的格式来确保正确解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传递一个日期格式的列表来指定。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parse_dates=['date'], date_parser=pd.to_datetime, infer_datetime_format=True)
print(data.head())
上述代码中,参数date_parser表示将原始日期字符串转化为格式化日期的函数,infer_datetime_format为True表示自动推断日期格式,配合to_datetime函数,可以将日期字符串转化为标准形式的日期,这样读取的时间就不受不同的日期字符串表示方式的影响。
2. 使用字典指定不同列解析日期的格式
在数据文件中,不同列的日期格式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传递一个日期格式的字典来指定不同列的日期格式。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parse_dates={'datetime':['day','month','year'], 'time':['hour','minute']})
print(data.head())
上述代码中,首先指定了两个列名:datetime和time。然后,通过在列名后面加上日期格式,来指定不同列的日期格式。这样,我们便可以通过parse_dates参数一次性处理多列日期数据了。
3. 使用函数自定义解析日期的格式
有时候,数据文件中的日期格式非常奇特,无法通过现有的格式化工具来解析。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自定义解析日期格式的函数来解析日期。比如,将日期格式从'September/2018'转换成'2018-09-01'。
import pandas as pd
def custom_parser(str_dt):
year = str_dt[1]
month = {'January': '01', 'February': '02', 'March': '03', 'April': '04', 'May': '05', 'June': '06', 'July': '07', 'August': '08', 'September': '09', 'October': '10', 'November': '11', 'December': '12'}.get(str_dt[0])
return ('%s-%s-01' % (year, month))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parse_dates=['time'], date_parser=custom_parser)
print(data.head())
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函数custom_parser,根据输入的日期字符串返回一个标准的日期格式。然后在read_csv函数中指定该函数,就可以成功解析含有不规则日期格式的数据文件了。
三、总结
Python中的pandas库中的parse_dates参数可将CSV或Excel等格式数据中的字符串转换为日期格式,并将其作为DataFrame的行索引,解析日期数据的操作可以大大简化日期相关的数据处理,让分析人员更加专注于数据挖掘和分析。常见的解析方法包括指定解析日期的格式、使用字典指定不同列解析日期的格式和使用函数自定义解析日期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