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深入了解close_wait状态

一、close_wait状态产生原因

close_wait状态是指TCP连接的一端在收到对方发来的FIN包后,进入该状态并发送一个ACK确认,等待它的应用程序进程关闭套接字。 该状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TCP中关闭一个连接需要双方都同意。 一般情况下,如果关闭连接时客户端最后一次发送数据,需要等待服务器响应;若服务器最后一次发送数据,需要等待客户端响应,而导致close_wait状态的产生。

二、close_wait状态的原因

close_wait状态是由于TCP协议规定的,以确保双方都能安全地关闭连接。 在关闭连接时,TCP连接的一端会进入close_wait状态,等待另一端发送关闭请求。 如果对方没有关闭连接,那么这一端就会一直维持在close_wait状态,直到超时为止,这时才强行关闭连接。

三、关闭close_wait状态端口

关闭close_wait状态端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通过kill指令结束执行程序的进程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即可。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列出网络中的所有close_wait状态:

netstat -anp | grep CLOSE_WAIT

通过上述命令可以列出网络中的所有close_wait状态,根据PID确定进程后通过kill指令结束执行程序的进程即可。

四、close_wait状态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由于close_wait状态的产生是由于TCP协议规定,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1、调整应用程序代码:在关闭连接前确认数据是否全部发送出去,避免一方关闭连接后另一方还未发送完数据导致产生close_wait状态。

2、调整操作系统TCP参数:通过修改操作系统TCP参数,如通过tcp_tw_recycle参数为1来实现快速回收TIME_WAIT状态的端口。

3、重启网络服务:重新启动网络服务,让TCP重新建立新的连接。

五、close_wait状态主动清除

close_wait状态的清除过程可以由应用程序发起(主动清除)或丢失的超时事件来触发TCP/IP协议栈发起清除过程(被动清除)。 TCP/IP协议栈在接收到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后会发送一次FIN,等待另一端发送ACK后进入CLOSED状态,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收到ACK,就会超时并重传。

六、大量close_wait

大量close_wait状态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应用程序的bug、操作系统的错误配置或者网络拥塞等原因导致。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如通过对网络带宽进行优化来避免网络拥塞,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修复等。

七、close_wait状态 keepalice

keepalive机制可以保证在TCP连接空闲时,一方向另一方发送特定的探测报文,如果长时间没有收到对方响应,则表示连接已失效,需要关闭连接。keepalive机制可以有效避免close_wait状态的产生。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开启和关闭TCP keepalive机制:

#开启TCP keepalive机制
echo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60" >>/etc/sysctl.conf
sysctl -p

#关闭TCP keepalive机制
echo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0" >>/etc/sysctl.conf
sysctl -p

八、close_wait状态send

在发送端,close_wait状态是指客户端发送完数据后,接收到服务器的FIN时,发送一个ACK包给服务器,客户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关闭连接。 此时可以等待服务器自动关闭连接或者主动清除close_wait状态端口。

九、closed状态

当TCP连接双方都发送完FIN后,会进入closed状态,此时连接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十、服务器有大量closewait状态

如果服务器上出现了大量close_wait状态,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

1、检查应用程序代码:应用程序代码中是否存在bug导致数据没有发送完毕在导致close_wait状态。

2、调整操作系统TCP/IP协议栈参数:可以通过调整操作系统TCP/IP参数,如调整TIME_WAIT超时时间、修改开放文件数限制等。

3、修改网络拓扑结构:从网络拓扑结构入手,如增加带宽、添加路由、优化网络负载均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