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php迭代器模式博客,php迭代生成器

本文目录一览:

在PHP中遍历对象用什么?

其实百度一下就知道

我们知道,php中,foreach可以很方便地对可迭代结构(例如数组,再如对象)进行迭代操作:

[php] view plaincopy

foreach( $array as $elem){

var_dump($elem);

}

[php] view plaincopy

foreach($obj as $key=$value){

echo "$key=$value".PHP_EOL;

}

因而我们想:如果对于一个实例化对象,对其进行foreach操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首先我们定义的基础类为:

[php] view plaincopy

Class Test{

/* one public variable */

public $a;

public $b;

/* one private variable */

private $c;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this-a = "public";

$this-b = "public";

$this-c = "private";

}

public function traverseInside(){

foreach($this as $key=$value){

echo $key."=".$value.EOL;

}

}

}

然后我们实例化该类,对其进行迭代,并与内部迭代的结果进行比较:

[php] view plaincopy

$test = new Test;

echo "hr";

echo "traverse outside:".EOL;

foreach( $test as $key=$value ){

echo $key."=".$value.EOL;

}

echo "hr";

echo "traverse inside:".EOL;

$test-traverseInside();

迭代的结果为:

可以看出:外部foreach循环的结果,只是将对象的公有属性(public)循环出来了,而对于私有属性(private),外部foreach是无法循环出来的。因而我们如果想要在外部通过foreach循环出类的所有的属性(公有的和私有的),仅仅依靠foreach是不行的,必须要对类进行“改造”。如何对类进行改造呢?如果你了解foreach的实现(参考laruence的博客:),那么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相应的方案。另外一方面,《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的基础》中也提到:通过将对象的访问和遍历从对象中分离出来并放入一个迭代器对象中,迭代器模式可以实现以不同的方式对对象进行遍历。我们暂时不去深挖这句话的意思,只要知道,使用迭代器可以对对象进行遍历即可。

PHP手册预定义接口部分指出:要实现迭代器模式,需要在可迭代对象中实现如下接口:

[php] view plaincopy

abstractpublicmixedcurrent( void )

abstractpublicscalarkey( void )

abstractpublicvoidnext( void )

abstractpublicvoidrewind( void )

abstractpublicbooleanvalid( void )

有了这个。实现迭代器模式就很方便了,一个简单的实例如下:

[php] view plaincopy

class Test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

private $point = 0;

private $data = array(

"one","two","three",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this-point = 0;

}

function rewind() {

$this-point = 0;

}

function current() {

return $this-data[$this-point];

}

function key() {

return $this-point;

}

function next() {

++$this-point;

}

function valid() {

return isset($this-data[$this-point]);

}

}

$it = new TestIterator;

foreach($it as $key = $value) {

echo $key, $value;

echo "\n";

}

当然,使用了迭代器的对象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遍历:

[php] view plaincopy

$it = new TestIterator;

$it-rewind();

while ($it-valid()){

$key = $it-key();

$value = $it-current();

echo "$key=$value";

$it-next();

}

最后附上YII中ListIterator(顾名思义,实现对List的迭代操作的迭代器)的实现:

[php] view plaincopy

?php

/**

* CListIterator class file.

*

* @author Qiang Xue qiang.xue@gmail.com

* @link

* @copyright Copyright © 2008-2011 Yii Software LLC

* @license

*/

/**

* CListIterator implements an interator for {@link CList}.

*

* It allows CList to return a new iterator for traversing the items in the list.

*

* @author Qiang Xue qiang.xue@gmail.com

* @version $Id$

* @package system.collections

* @since 1.0

*/

class CList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

/**

* @var array the data to be iterated through

*/

private $_d;

/**

* @var integer index of the current item

*/

private $_i;

/**

* @var integer count of the data items

*/

private $_c;

/**

* Constructor.

* @param array $data the data to be iterated through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data)

{

$this-_d=$data;

$this-_i=0;

$this-_c=count($this-_d);

}

/**

* Rewinds internal array pointer.

* This method is required by the interface Iterator.

*/

public function rewind()

{

$this-_i=0;

}

/**

* Returns the key of the current array item.

* This method is required by the interface Iterator.

* @return integer the key of the current array item

*/

public function key()

{

return $this-_i;

}

/**

* Returns the current array item.

* This method is required by the interface Iterator.

* @return mixed the current array item

*/

public function current()

{

return $this-_d[$this-_i];

}

/**

* Moves the internal pointer to the next array item.

* This method is required by the interface Iterator.

*/

public function next()

{

$this-_i++;

}

/**

* Returns whether there is an item at current position.

* This method is required by the interface Iterator.

* @return boolean

*/

public function valid()

{

return $this-_i$this-_c;

}

}

php迭代器iterator怎么用

使用foreach 与使用迭代器,并不冲突 

迭代器可以使用在:

1、使用返回迭代器的包或库时(如PHP5中的SPL迭代器)

2、无法在一次的调用获取容器的所有元素时

3、要处理数量巨大的无素时(数据库中的表以GB计的数据)

迭代器还可以用来构造一些数据结构。

你可以去后盾人平台看看,里面的东西不错

foreach循环和迭代器模式是类似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迭代器是一种更高级的工具。foreach是简单的循环语法。虽然功能上看起来相似。但迭代器是工具,这是二者性质上的不同,所以迭代器有更丰富的功能特性,还可以自定义具体的实现。特别是在内存占用上,迭代器是按需读取数据,foreach是一次性载入数据。PHP里面PDO,SimpleXML里面都有迭代器的具体实现,更完整的全部在SPL扩展部分。

软件设计模式主要有哪几种

软件设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共23种:

一、创建型模式:

1、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模式的创建是因为简单工厂模式有一个问题,在简单工厂模式中类的创建依赖工厂类,如果想要拓展程序,必须对工厂类进行修改,这违背了开闭原则,所以就出现了工厂方法模式,只需要创建一个工厂接口和多个工厂实现类。

2、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是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区别于工厂方法模式的地方,工厂方法模式是创建一个工厂,可以实现多种对象;而抽象工厂模式是提供一个抽象工厂接口,里面定义多种工厂,每个工厂可以生产多种对象。

3、单例模式单例模式能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同时在类内部创造单一对象,通过设置权限,使类外部无法再创造对象。单例对象能保证在一个JVM中,该对象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4、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是将一个复杂的构建与其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在程序当中就是将一些不会变的基本组件,通过builder来进行组合,构建复杂对象,实现分离。

5、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其实就是将对象复制了一份并返还给调用者,对象需继承Cloneable并重写clone方法。原型模式的思想就是将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对其进行复制、克隆,产生一个和原对象类似的新对象。

二、结构型模式:

1、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衔接两个不兼容、独立的接口的功能,使得它们能够一起工作,适配器起到中介的作用。

2、装饰模式:装饰器模式是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新的功能,要求装饰对象和被装饰对象实现同一个接口,装饰对象持有被装饰对象的实例。除了动态的增加,也可以动态的撤销,要做到动态的形式,不可以用继承实现,因为继承是静态的。

3、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也就是创建类的代理类,间接访问被代理类的过程中,对其功能加以控制。

4、外观模式外观模式是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5、桥接模式桥接模式是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桥接模式就是把事物和其具体实现分开,使他们可以各自独立的变化(突然联想到了mvc模式)。

6、组合模式:组合模式是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7、享元模式:享元模式是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享元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象的共享,即共享池,当系统中对象多的时候可以减少内存的开销,重用现有的同类对象,若未找到匹配的对象,则创建新对象,这样可以减少对象的创建,降低系统内存,提高效率。

三、行为型模式:

1、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且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

2、模版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是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该模式就是在一个抽象类中,有一个主方法,再定义1...n个方法,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实际的方法,定义一个类,继承该抽象类,重写抽象方法,通过调用抽象类,实现对子类的调用。

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将一些固定步骤、固定逻辑的方法封装成模板方法。调用模板方法即可完成那些特定的步骤。

3、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也就是当被观察者状态变化时,通知所有观察者,这种依赖方式具有双向性,在QQ邮箱中的邮件订阅和RSS订阅,当用户浏览一些博客时,经常会看到RSS图标,简单来说就是当订阅了该文章,如果后续有更新,会及时通知用户。这种现象即是典型的观察者模式。

4、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是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无须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在Java当中,将聚合类中遍历各个元素的行为分离出来,封装成迭代器,让迭代器来处理遍历的任务;使简化聚合类,同时又不暴露聚合类的内部,在我们经常使用的JDK中各个类也都是这些基本的东西。

5、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有多个对象,每个对象持有对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某一对象决定处理该请求。

6、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是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使发出者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模式当中存在调用者、接收者、命令三个对象,实现请求和执行分开;调用者选择命令发布,命令指定接收者。

7、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是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创建一个备忘录类,用来存储原始类的信息;同时创建备忘录仓库类,用来存储备忘录类,主要目的是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也就是做个备份。

8、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是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具有多种状态,且每种状态具有特定的行为。

9、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在被访问的类里面加一个对外提供接待访问者的接口,访问者封装了对被访问者结构的一些杂乱操作,解耦结构与算法,同时具有优秀的扩展性。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分离对象数据结构与行为的方法。

10、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是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11、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是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这个解释器使用该标识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基本也就用在这个范围内,适用面较窄,例如:正则表达式的解释等。

扩展资料:

软件设计的概念以及意义:

软件设计模式是对软件设计经验的总结,是对软件设计中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的成功解决方案的描述。为了记录这些成功的设计经验并方便以后使用,软件设计模式通常包含 4 个基本要素:模式名称、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效果。

模式名称实际上就是一个帮助记忆的名称,是用于软件设计的技术术语,有助于设计者之间的交流。

问题描述了设计者所面临的设计场景,用于告诉设计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该模式。

解决方案描述了设计的细节,通常会给出方案的原理图示(例如 UML 的类图,序列图等,也可能是一些示意图)及相关文字说明,如果可能,还会给出一些代码实例,以便对解决方案的深入理解。

效果描述了设计方案的优势和劣势,这些效果通常面向软件的质量属性,例如,可扩展性、可复用性等。

软件设计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设计复用。设计模式可以使设计者更加方便地借鉴或直接使用已经过证实的成功设计方案,而不必花费时间进行重复设计。一些设计模式甚至提供了显示的类图设计及代码实例,为设计的文档化及软件的开发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 Iterator it = al.iterator();到底什么意思,最好能仔细一点

Iterator是 迭代器类。

迭代这个名词对于熟悉Java/C++的人来说绝对不陌生。我们常常使用JDK提供的迭代接口进行java collection的遍历:

Iterator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using “it.next();”do some businesss logic

}

而这就是关于迭代器模式应用很好的例子。

二、 定义与结构

迭代器(Iterator)模式,又叫做游标(Cursor)模式。GOF给出的定义为: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container)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

从定义可见,迭代器模式是为容器而生。很明显,对容器对象的访问必然涉及到遍历算法。你可以一股脑的将遍历方法塞到容器对象中去;或者根本不去提供什么遍历算法,让使用容器的人自己去实现去吧。这两种情况好像都能够解决问题。

然而在前一种情况,容器承受了过多的功能,它不仅要负责自己“容器”内的元素维护(添加、删除等等),而且还要提供遍历自身的接口;而且由于遍历状态保存的问题,不能对同一个容器对象同时进行多个遍历。第二种方式倒是省事,却又将容器的内部细节暴露无遗。

而迭代器模式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面两种情况的弊端。先来看下迭代器模式的真面目吧。

迭代器模式由以下角色组成:

1) 迭代器角色(Iterator):迭代器角色负责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2) 具体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具体迭代器角色要实现迭代器接口,并要记录遍历中的当前位置。

3) 容器角色(Container):容器角色负责提供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

4) 具体容器角色(Concrete Container):具体容器角色实现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这个具体迭代器角色于该容器的结构相关。

迭代器模式的类图如下: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迭代器模式在客户与容器之间加入了迭代器角色。迭代器角色的加入,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容器内部细节的暴露,而且也使得设计符号“单一职责原则”。

注意,在迭代器模式中,具体迭代器角色和具体容器角色是耦合在一起的——遍历算法是与容器的内部细节紧密相关的。为了使客户程序从与具体迭代器角色耦合的困境中脱离出来,避免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更换给客户程序带来的修改,迭代器模式抽象了具体迭代器角色,使得客户程序更具一般性和重用性。这被称为多态迭代。

三、 举例

由于迭代器模式本身的规定比较松散,所以具体实现也就五花八门。我们在此仅举一例,根本不能将实现方式一一呈现。因此在举例前,我们先来列举下迭代器模式的实现方式。

1.迭代器角色定义了遍历的接口,但是没有规定由谁来控制迭代。在Java collection的应用中,是由客户程序来控制遍历的进程,被称为外部迭代器;还有一种实现方式便是由迭代器自身来控制迭代,被称为内部迭代器。外部迭代器要比内部迭代器灵活、强大,而且内部迭代器在java语言环境中,可用性很弱。

2.在迭代器模式中没有规定谁来实现遍历算法。好像理所当然的要在迭代器角色中实现。因为既便于一个容器上使用不同的遍历算法,也便于将一种遍历算法应用于不同的容器。但是这样就破坏掉了容器的封装——容器角色就要公开自己的私有属性,在java中便意味着向其他类公开了自己的私有属性。

那我们把它放到容器角色里来实现好了。这样迭代器角色就被架空为仅仅存放一个遍历当前位置的功能。但是遍历算法便和特定的容器紧紧绑在一起了。

而在Java Collection的应用中,提供的具体迭代器角色是定义在容器角色中的内部类。这样便保护了容器的封装。但是同时容器也提供了遍历算法接口,你可以扩展自己的迭代器。

好了,我们来看下Java Collection中的迭代器是怎么实现的吧。

//迭代器角色,仅仅定义了遍历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 {

boolean hasNext();

Object next();

void remove();

}

//容器角色,这里以List为例。它也仅仅是一个接口,就不罗列出来了

//具体容器角色,便是实现了List接口的ArrayList等类。为了突出重点这里指罗列和迭代器相关的内容

//具体迭代器角色,它是以内部类的形式出来的。AbstractList是为了将各个具体容器角色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而存在的。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ist extends AbstractCollection implements List {

……

//这个便是负责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工厂方法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作为内部类的具体迭代器角色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 {

int cursor = 0;

int lastRet = -1;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public Object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Object next = get(cursor);

lastRet = cursor++;

return next;

} catch(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1)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bstractList.this.remove(lastRet);

if (lastRet cursor)

cursor--;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至于迭代器模式的使用。正如引言中所列那样,客户程序要先得到具体容器角色,然后再通过具体容器角色得到具体迭代器角色。这样便可以使用具体迭代器角色来遍历容器了……

四、 实现自己的迭代器

在实现自己的迭代器的时候,一般要操作的容器有支持的接口才可以。而且我们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在迭代器遍历的过程中,通过该迭代器进行容器元素的增减操作是否安全呢?

在容器中存在复合对象的情况,迭代器怎样才能支持深层遍历和多种遍历呢?

以上两个问题对于不同结构的容器角色,各不相同,值得考虑。

五、 适用情况

由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迭代器模式给容器的应用带来以下好处:

1) 支持以不同的方式遍历一个容器角色。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效果上会有差别。

2) 简化了容器的接口。但是在java Collection中为了提高可扩展性,容器还是提供了遍历的接口。

3) 对同一个容器对象,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遍历。因为遍历状态是保存在每一个迭代器对象中的。

由此也能得出迭代器模式的适用范围:

1) 访问一个容器对象的内容而无需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 支持对容器对象的多种遍历。

3) 为遍历不同的容器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多态迭代)。

Python中的“迭代”详解

迭代器模式:一种惰性获取数据项的方式,即按需一次获取一个数据项。

所有序列都是可以迭代的。我们接下来要实现一个 Sentence(句子)类,我们向这个类的构造方法传入包含一些文本的字符串,然后可以逐个单词迭代。

接下来测试 Sentence 实例能否迭代

序列可以迭代的原因:

iter()

解释器需要迭代对象 x 时,会自动调用iter(x)。

内置的 iter 函数有以下作用:

由于序列都实现了 __getitem__ 方法,所以都可以迭代。

可迭代对象:使用内置函数 iter() 可以获取迭代器的对象。

与迭代器的关系:Python 从可迭代对象中获取迭代器。

下面用for循环迭代一个字符串,这里字符串 'abc' 是可迭代的对象,用 for 循环迭代时是有生成器,只是 Python 隐藏了。

如果没有 for 语句,使用 while 循环模拟,要写成下面这样:

Python 内部会处理 for 循环和其他迭代上下文(如列表推导,元组拆包等等)中的 StopIteration 异常。

标准的迭代器接口有两个方法:

__next__ :返回下一个可用的元素,如果没有元素了,抛出 StopIteration 异常。

__iter__ :返回 self,以便在需要使用可迭代对象的地方使用迭代器,如 for 循环中。

迭代器:实现了无参数的 __next__ 方法,返回序列中的下一个元素;如果没有元素了,那么抛出 StopIteration 异常。Python 中的迭代器还实现了 __iter__ 方法,因此迭代器也可以迭代。

接下来使用迭代器模式实现 Sentence 类:

注意, 不要 在 Sentence 类中实现 __next__ 方法,让 Sentence 实例既是可迭代对象,也是自身的迭代器。

为了“支持多种遍历”,必须能从同一个可迭代的实例中获取多个独立的迭代器,而且各个迭代器要能维护自身的内部状态,因此这一模式正确的实现方式是,每次调用 iter(my_iterable) 都新建一个独立的迭代器。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

实现相同功能,但却符合 Python 习惯的方式是,用生成器函数代替 SentenceIteror 类。

只要 Python 函数的定义体中有 yield 关键字,该函数就是生成器函数。调用生成器函数,就会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

生成器函数会创建一个生成器对象,包装生成器函数的定义体,把生成器传给 next(...) 函数时,生成器函数会向前,执行函数定义体中的下一个 yield 语句,返回产出的值,并在函数定义体的当前位置暂停,。最终,函数的定义体返回时,外层的生成器对象会抛出 StopIteration 异常,这一点与迭代器协议一致。

如今这一版 Sentence 类相较之前简短多了,但是还不够慵懒。 惰性 ,是如今人们认为最好的特质。惰性实现是指尽可能延后生成值,这样做能节省内存,或许还能避免做无用的处理。

目前实现的几版 Sentence 类都不具有惰性,因为 __init__ 方法急迫的构建好了文本中的单词列表,然后将其绑定到 self.words 属性上。这样就得处理整个文本,列表使用的内存量可能与文本本身一样多(或许更多,取决于文本中有多少非单词字符)。

re.finditer 函数是 re.findall 函数的惰性版本,返回的是一个生成器,按需生成 re.MatchObject 实例。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函数来让 Sentence 类变得懒惰,即只在需要时才生成下一个单词。

标准库提供了很多生成器函数,有用于逐行迭代纯文本文件的对象,还有出色的 os.walk 函数等等。本节专注于通用的函数:参数为任意的可迭代对象,返回值是生成器,用于生成选中的、计算出的和重新排列的元素。

第一组是用于 过滤 的生成器函数:从输入的可迭代对象中产出元素的子集,而且不修改元素本身。这种函数大多数都接受一个断言参数(predicate),这个参数是个 布尔函数 ,有一个参数,会应用到输入中的每个元素上,用于判断元素是否包含在输出中。

以下为这些函数的演示:

第二组是用于映射的生成器函数:在输入的单个/多个可迭代对象中的各个元素上做计算,然后返回结果。

以下为这些函数的用法:

第三组是用于合并的生成器函数,这些函数都可以从输入的多个可迭代对象中产出元素。

以下为演示:

第四组是从一个元素中产出多个值,扩展输入的可迭代对象。

以下为演示:

第五组生成器函数用于产出输入的可迭代对象中的全部元素,不过会以某种方式重新排列。

下面的函数都接受一个可迭代的对象,然后返回单个结果,这种函数叫“归约函数”,“合拢函数”或“累加函数”,其实,这些内置函数都可以用 functools.reduce 函数实现,但内置更加方便,而且还有一些优点。

参考教程:

《流畅的python》 P330 -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