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观察者模式java,观察者模式java代码

本文目录一览:

java中什么叫"观察者设计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又被称为发布/订阅模式,它是软体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在观察者模式中,一个目标物件(被观察者)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物件,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这通常通过呼叫各观察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此种模式通常被用来实作事件处理系统。观察者模式有很多实现方式,从根本上说,该模式必须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能体现成类之间的直接调用,那样就将使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紧密的耦合起来,从根本上违反面向对象的设计的原则。在具体的实现中,我们需要面向接口编程,让被观察者管理观察者对象接口类型,然后调用接口方法更新观察者。

详细内容请参考《软件秘笈:设计模式那点事》,祝你早日学会设计模式!

Java的回调函数和观察者模式的区别

java的回调 叫listener 模式。

无论是listener模式,还是C++里面的callback模式,本质是一样的

他们都是观察者模式的具体实现。

观察者模式是设计模式中定义的一种思想,而具体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不同的语法表现出来就会有java的listener objc的 delegate,或者C++的 callback。

观察者模式解析

定义 :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每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他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交互对象之间松耦合

1)观察者定义了对象之间一对多的关系

2)被观察者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更新观察者

3)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用松耦合方式结合,被观察者不知道观察者的细节,只知道观察者实现了观察者接口

优点:

1)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抽象耦合,容易扩展;

2)建立了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1)循环依赖会导致系统崩溃;

2)观察者太多会浪费时间。

1)定义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而不使对象紧密耦合。

2)确保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自动更新开放数量的从属对象。

3)一个对象应该可以通知开放式数量的其他对象。

观察者模式 vs 发布-订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如何使用 Java8 实现观察者模式?(上)

如何使用 Java8 实现观察者模式?(下)

设计模式-Spring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更快更好更优雅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很多优秀的框架中都有落地。比如 Spring 框架。

接下来,我将从我的角度出发,粗浅的想一下,Spring 框架中常用的一些设计模式。

Spring 框架核心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个人理解是为了解决对象之间复杂的依赖关系,降低耦合。或者可以这么说,做项目我们也可以什么框架都不用,实现功能的时候,创建多个类,自己去维护类什么时候创建、使用、销毁等生命周期以及类之间的关系。自己维护的很好或者功能很简单的话,也可以不使用框架。框架本身也就是一个黑盒工具而已,开源使我们可以将其白盒化。

既然Spring框架的核心内容假设是解决对象之间复杂的依赖关系。 通俗来说便是“要啥给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Spring 核心的 IOC 容器出现了,对象都放在这个容器里,需要的时候从里面取。那就涉及到几点:

1. 创建对象,保存对象,保存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

2. 获取对象

涉及到如何创建,是只创建一次还是创建多次,有关联关系,先创建A还是先创建B等。 单例模式、原型模式、工厂模式、策略模式 可以来帮忙。

工厂模式:

Spring 中的 BeanFactory、FactoryBean

单例模式 :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Spring 下默认创建的 Bean 都是单例对象。

常用的单例模式写法又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 懒汉式了,还有 饿汉式、注册式、序列化方式、枚举方式等。

原型模式 :

Java 中的克隆对象。以某个对象为原型,复制出一个新的对象。两个对象内容相同,但是对象实例不同。

用于创建重复的对象,同时又能保证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这种模式是实现了一个原型接口,该接口用于创建当前对象的克隆。当直接创建对象的代价比较大时,则采用这种模式。例如,一个对象需要在一个高代价的数据库操作之后被创建。我们可以缓存该对象,在下一个请求时返回它的克隆,在需要的时候更新数据库,以此来减少数据库调用。

策略模式:

一个类的行为或其算法可以在运行时更改。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策略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各种策略的对象和一个行为随着策略对象改变而改变的 context 对象。策略对象改变 context 对象的执行算法。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

获取对象的时候,有策略方法,也可以通过代理进行功能增强等。策略模式、代理模式、模板方法模式、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等

代理模式: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从结构上来看和 装饰器模式类似, 但 Proxy 是控制,更像是一种对功能的限制,而 装饰器是增加职责。

Spring 的 AOP 代理,应该是很出名的。JdkDynamicAopProxy、Cglib2AopProxy。

模板模式: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比如 JdbcTemplate

适配器模式 :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Spring AOP 模块对 BeforeAdvice、AfterAdvice、ThrowsAdvice 三种通知类型的支持实际上是借助适配器模式来实现的,这样的好处是使得框架允许用户向框架中加入自己想要支持的任何一种通知类型,上述三种通知类型是 Spring AOP 模块定义的,它们是 AOP 联盟定义的 Advice 的子类型。

属于结构型模式,适配类与被适配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满足 has-a 关系。

装饰器模式 :

属于结构型模式。满足 is-a 关系。

Spring 中用到的包装器模式在类名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类名中含有 Wrapper,另一种是类名中含有 Decorator。基本上都是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观察者模式: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 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当对象间存在一对多关系时,则使用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比如,当一个对象被修改时,则会自动通知依赖它的对象。观察者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Spring 中 Observer 模式常用的地方是 Listener 的实现。如 ApplicationListener。

JAVA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StockData( extends Observable)只需要关注一个事件就好了。把多余的代码分割出来,封装到一个event事件类里。只要有新事件就通知  Investor( implements Observer)观察者有时间了。具体的时间有观察者调用时间的方法来触发。这样代码会整洁不少,逻辑也会很清晰、、

软件设计模式主要有哪几种

软件设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共23种:

一、创建型模式:

1、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模式的创建是因为简单工厂模式有一个问题,在简单工厂模式中类的创建依赖工厂类,如果想要拓展程序,必须对工厂类进行修改,这违背了开闭原则,所以就出现了工厂方法模式,只需要创建一个工厂接口和多个工厂实现类。

2、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是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区别于工厂方法模式的地方,工厂方法模式是创建一个工厂,可以实现多种对象;而抽象工厂模式是提供一个抽象工厂接口,里面定义多种工厂,每个工厂可以生产多种对象。

3、单例模式单例模式能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同时在类内部创造单一对象,通过设置权限,使类外部无法再创造对象。单例对象能保证在一个JVM中,该对象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4、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是将一个复杂的构建与其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在程序当中就是将一些不会变的基本组件,通过builder来进行组合,构建复杂对象,实现分离。

5、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其实就是将对象复制了一份并返还给调用者,对象需继承Cloneable并重写clone方法。原型模式的思想就是将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对其进行复制、克隆,产生一个和原对象类似的新对象。

二、结构型模式:

1、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衔接两个不兼容、独立的接口的功能,使得它们能够一起工作,适配器起到中介的作用。

2、装饰模式:装饰器模式是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新的功能,要求装饰对象和被装饰对象实现同一个接口,装饰对象持有被装饰对象的实例。除了动态的增加,也可以动态的撤销,要做到动态的形式,不可以用继承实现,因为继承是静态的。

3、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也就是创建类的代理类,间接访问被代理类的过程中,对其功能加以控制。

4、外观模式外观模式是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5、桥接模式桥接模式是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桥接模式就是把事物和其具体实现分开,使他们可以各自独立的变化(突然联想到了mvc模式)。

6、组合模式:组合模式是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7、享元模式:享元模式是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享元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象的共享,即共享池,当系统中对象多的时候可以减少内存的开销,重用现有的同类对象,若未找到匹配的对象,则创建新对象,这样可以减少对象的创建,降低系统内存,提高效率。

三、行为型模式:

1、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且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

2、模版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是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该模式就是在一个抽象类中,有一个主方法,再定义1...n个方法,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实际的方法,定义一个类,继承该抽象类,重写抽象方法,通过调用抽象类,实现对子类的调用。

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将一些固定步骤、固定逻辑的方法封装成模板方法。调用模板方法即可完成那些特定的步骤。

3、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也就是当被观察者状态变化时,通知所有观察者,这种依赖方式具有双向性,在QQ邮箱中的邮件订阅和RSS订阅,当用户浏览一些博客时,经常会看到RSS图标,简单来说就是当订阅了该文章,如果后续有更新,会及时通知用户。这种现象即是典型的观察者模式。

4、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是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无须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在Java当中,将聚合类中遍历各个元素的行为分离出来,封装成迭代器,让迭代器来处理遍历的任务;使简化聚合类,同时又不暴露聚合类的内部,在我们经常使用的JDK中各个类也都是这些基本的东西。

5、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有多个对象,每个对象持有对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某一对象决定处理该请求。

6、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是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使发出者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模式当中存在调用者、接收者、命令三个对象,实现请求和执行分开;调用者选择命令发布,命令指定接收者。

7、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是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创建一个备忘录类,用来存储原始类的信息;同时创建备忘录仓库类,用来存储备忘录类,主要目的是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也就是做个备份。

8、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是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具有多种状态,且每种状态具有特定的行为。

9、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在被访问的类里面加一个对外提供接待访问者的接口,访问者封装了对被访问者结构的一些杂乱操作,解耦结构与算法,同时具有优秀的扩展性。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分离对象数据结构与行为的方法。

10、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是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11、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是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这个解释器使用该标识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基本也就用在这个范围内,适用面较窄,例如:正则表达式的解释等。

扩展资料:

软件设计的概念以及意义:

软件设计模式是对软件设计经验的总结,是对软件设计中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的成功解决方案的描述。为了记录这些成功的设计经验并方便以后使用,软件设计模式通常包含 4 个基本要素:模式名称、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效果。

模式名称实际上就是一个帮助记忆的名称,是用于软件设计的技术术语,有助于设计者之间的交流。

问题描述了设计者所面临的设计场景,用于告诉设计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该模式。

解决方案描述了设计的细节,通常会给出方案的原理图示(例如 UML 的类图,序列图等,也可能是一些示意图)及相关文字说明,如果可能,还会给出一些代码实例,以便对解决方案的深入理解。

效果描述了设计方案的优势和劣势,这些效果通常面向软件的质量属性,例如,可扩展性、可复用性等。

软件设计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设计复用。设计模式可以使设计者更加方便地借鉴或直接使用已经过证实的成功设计方案,而不必花费时间进行重复设计。一些设计模式甚至提供了显示的类图设计及代码实例,为设计的文档化及软件的开发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观察者模式java,观察者模式java代码

2022-11-27
java观察者模式,我的世界java观察者模式

2023-01-09
java观察者模式,java观察者模式与消息队列

2023-01-07
java观察者,java观察者模式监控线程

2022-11-30
Java观察者模式详解

2023-05-22
观察者模式Java详解

2023-05-18
Java观察者模式的应用与解析

2023-05-19
JS观察者模式

2023-05-17
C#观察者模式详解

2023-05-20
Android观察者模式的详解

2023-05-21
JavaObservable:使用观察者模式实现事件监听

2023-05-22
深入浅出:观察者设计模式

2023-05-22
如何为Android建立可观察的模式

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使用可观察的模式(Observable Pattern)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并且在视图更新时也非常有用。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为Android应用程序

2023-12-08
Android中使用观察者模式实现数据更新实时通知

一、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该模式也称作发布-订阅模式(Publis

2023-12-08
java建造者模式应用场景,设计者模式java

2022-11-20
java构造者模式用在哪(java构造者模式用在哪些地方)

2022-11-16
java模式,java模式有哪些

2023-01-09
java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及示例

2023-01-09
模式java,模式是什么意思

2022-12-01
java设计模式装饰设计模式,Java装饰模式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