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Close-wait详解

在网络通信中,大家可能经常听到close-wait状态,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网络状态。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着close-wait状态展开讨论,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一、close-wait状态是什么?

Close-wait状态是指在TCP/IP协议中,客户端已经发送了关闭半径连接的请求,但是服务器端还有数据需要传输,暂时不能关闭连接,所以处于等待状态。

表示TCP连接处于中间状态的状态。它发生在连接的一方(通常是客户端)发送了一个FIN消息以结束连接之后。

int sockfd;
...
shutdown(sockfd, SHUT_WR);
while(read(sockfd, buffer, sizeof buffer ) > 0);
close(sockfd);

二、close-wait状态什么时候过多?

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TCP连接请求时,会为该连接分配一定的资源,包括内存、文件描述符等。当连接结束时,这些资源都需要被正确地释放。如果客户端建立了TCP连接之后,不作任何操作就直接关闭,那么服务器端就会一直保持Close_wait状态,占用服务器资源,这种情况下黑客有可能利用该缺陷,进行DoS攻击。

三、close-wait状态持续时间过长的后果?

如果close-wait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服务器的负担过大,从而影响服务器的正常工作。根据RFC793的规范,close-wait状态应该最多持续2分钟,否则会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

四、close-wait状态的外套

对于close-wait状态过多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使用“cvv”(Connection Verification Vectors)技术来控制。cvv机制在发送fin包之前,先向对方发送一个带有唯一标识符(VTAG)的TCP报文段,要求对方进行响应,从而避免被恶意占用。

struct tcp_cvv {
    uint32_t    tc_magic;
    uint32_t    tc_vtag;
    uint32_t    tc_stamp;
    uint8_t     tc_pad[20];
};

五、服务器出现close-wait状态,怎么解决?

解决close-wait状态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几个比较常用的方法:

1. 调整超时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Close_wait状态会在2分钟左右结束。可以通过修改系统的net.ipv4.tcp_fin_timeout参数来调整等待时间,从而缩短close-wait状态的时间。

echo "30" > /proc/sys/net/ipv4/tcp_fin_timeout

2. 控制并发

通过限制并发连接数或者限制同时与一个IP建立连接的数量,可以有效控制close-wait状态的数量。这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调整TCP协议参数

可以通过调整TCP协议的参数,来控制close-wait状态的数量。此处以减小close-wait等状态数量为例。

echo 1 > /proc/sys/net/ipv4/tcp_tw_reuse    //使系统可以重用处于TIME-WAIT状态的TCP连接
echo 1 > /proc/sys/net/ipv4/tcp_tw_recycle  //开启TCP连接的快速回收机制,避免TIME-WAIT状态的连接占用太长时间

六、服务器突然出现close-wait状态,怎么处理?

当服务器突然出现close-wait状态时,我们需要尽快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处理。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

1. 高并发情况下close-wait出现过多

在高并发情况下,如果同时出现了大量的close-wait状态,很可能是由于访问的并发过高导致的。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尽快调整服务器配置或重新设计架构,优化服务器的性能。

2. 程序错误导致close-wait状态持续

程序错误也是close-wait状态持续的原因。此时,我们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或修复代码中的异常情况。

3. 攻击导致close-wait状态

网络攻击也是导致close-wait状态出现的可能原因。此时,我们需要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处理安全漏洞。

总的来说,我们要时刻注意服务器的网络状态,及时调整配置和程序,避免出现close-wait状态过多的情况,从而保证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