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k8s中的Mysql数据库持久化存储
- 2、MySQL 主从,5 分钟带你掌握
- 3、linux 怎么部署mysql数据库
- 4、五大常见的MySQL高可用方案(最全)
- 5、怎样在Linux环境下安装部署MySQL数据库系统
- 6、Litedb如何部署到服务器
k8s中的Mysql数据库持久化存储
一、配置:
环境:
CentOS7
VMware
笔者配置了四台虚拟机:
K8S-Master节点: 3GB内存 2核CPU 20GB硬盘空间
K8S-node1节点: 2GB内存 2核CPU 30GB硬盘空间
K8S-node2节点: 2GB内存 2核CPU 30GB硬盘空间
镜像仓库节点: 2GB内存 2核CPU 50GB硬盘空间
二、节点规划:
使用三台虚拟机搭建K8S集群,使用一台虚拟机搭建镜像仓库。
每台虚拟机配置两块网卡,其中一块为“NAT模式”,用于拉取镜像等功能。
另外一块网卡为“仅主机模式”,用于集群节点间的通信。归划如下:
K8s-master节点:
仅主机模式:10.10.10.200
NAT模式: 192.168.200.130
K8S-node1节点:
仅主机模式:10.10.10.201
NAT模式: 192.168.200.131
K8S-node2节点:
仅主机模式:10.10.10.202
NAT模式: 192.168.200.132
镜像仓库节点:
仅主机模式:10.10.10.101
NAT模式: 192.168.200.150
三、版本信息
Linux内核版本:
Linux version 3.10.0-862.el7.x86_64 (builder@kbuilder.dev.centos.org)
(gcc version 4.8.5 20150623 (Red Hat 4.8.5-28) (GCC) )
#1 SMP Fri Apr 20 16:44:24 UTC 2018
K8s集群版本为1.15.0版本:
四、基于StatefulSet与PV/PVC的MySql持久化存储实验
1. 在每个节点安装nfs服务
在“镜像仓库”节点,执行以下命令:
yum install -y nfs-common nfs-utils rpcbind
在k8s集群,执行以下命令:
yum install -y nfs-utils rpcbind
2. 在“镜像仓库”节点下,配置nfs服务器
mkdir /nfs_mysql
Chmod 777 /nfs_mysql/
(在测试环境中,为了不考虑用户属性,暂时赋予777权限,但在生产环境不推荐这样做)
Chown nfsnobody /nfs_mysql/
echo “/nfs_mysql *(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sync)” /etc/exports
cat /etc/exports
/nfs_mysql *(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sync)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systemctl start nfs
3. 测试nfs服务是否可用
mkdir /test
showmount -e 10.10.10.101
可见/nfs_mysql *已暴露于共享目录,接下来测试挂载是否可用:
在master节点下执行:
mount -t nfs 10.10.10.101:/nfs_mysql /test/
echo "hello-world"/test/1.txt
在镜像仓库节点下查看1.txt是否存在,若存在则挂载成功:
可见nfs服务可以正常使用,接下来删除test目录和1.txt
在镜像仓库下:
[root@hub nfs_mysql]# rm -f 1.txt
在Master节点下:
[root@k8s-master ~]# umount /test/
[root@k8s-master ~]# rm -rf /test/
同理,依照以上步骤同时创建:(提供多个mysql副本进行挂载)
nfs_mysql1
nfs_mysql2
完成后需要重启nfs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rpcbind
systemctl restart nfs
最终效果:
4. 将nfs封装成pv
创建mysql_test文件夹,将yaml文件统一保存在此目录下
mkdir mysql_test
cd mysql_test
vim mysql-pv.yml
mysql-pv.yml配置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
metadata:
name: mysql-pv
spec:
capacity:
storage: 5Gi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persistentVolumeReclaimPolicy: Retain
storageClassName: nfs
nfs:
path: /nfs_mysql
server: 10.10.10.101
---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
metadata:
name: mysql-pv1
spec:
capacity:
storage: 5Gi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persistentVolumeReclaimPolicy: Retain
storageClassName: nfs
nfs:
path: /nfs_mysql1
server: 10.10.10.101
---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
metadata:
name: mysql-pv2
spec:
capacity:
storage: 5Gi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persistentVolumeReclaimPolicy: Retain
storageClassName: nfs
nfs:
path: /nfs_mysql2
server: 10.10.10.101
注意:
在k8s集群15版本中recycle回收策略已被删除,只能用retain策略或者Delete策略。这里我们使用 persistentVolumeReclaimPolicy: Retain
执行命令:
kubectl create -f mysql-pv.yml
kubectl get pv
如图所示,即为Pv创建成功。
5. 部署MySQL,在mysql_test目录下编写mysql.yml,配置文件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sql
labels:
app: mysql
spec:
ports:
- port: 3306
name: mysql
clusterIP: None
selector:
app: mysql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StatefulSet
metadata:
name: mysql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mysql
serviceName: "mysql"
replicas: 3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mysql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sql
image: mysql:5.6
env:
- name: MYSQL_ROOT_PASSWORD
value: password
ports:
- containerPort: 3306
name: mysql
volumeMounts:
- name: mysql-persistent-storage
mountPath: /var/lib/mysql
volumeClaimTemplates:
- metadata:
name: mysql-persistent-storage
spec:
accessModes: ["ReadWriteOnce"]
storageClassName: "nfs"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1Gi
执行以下命令,部署mysql服务:
kubectl create -f mysql.yml
如图可知,mysql按StatefulSet依次创建了mysql-0 mysql-1 mysql-2
查看各个Pod部在哪个节点:
6. 通过创建临时容器,使用MySQL客户端发送测试请求给MySQL master节点
注意:
主机名为mysql-0.mysql;跨命名空间的话,主机名请使用mysql-0.mysql. [NAMESPACE_NAME].如果没有指定命名空间,默认为default,即 mysql-0.mysql. default。
这里笔者打算关闭node2节点来模拟node2宕机,来测试是否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
所以我们向node2上的mysql1写入数据。
执行以下命令,访问mysql1:
kubectl run mysql-client --image=mysql:5.6 -it --rm --restart=Never -- mysql -h mysql-1.mysql.default -p password
创建数据库demo,并向messages表中写入hello-world
CREATE DATABASE demo;
CREATE TABLE demo.messages (message VARCHAR(250));
INSERT INTO demo.messages VALUES ('hello-world');
如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来关闭k8s-node2虚拟机,模拟宕机
查看nodes的运行状态,可知node2的状态已转变为NotReady
一段时间后,k8s将Pod MySql -1迁移到节点k8s-node1
由于时间过长,笔者把三个Pod都删除重启后,验证数据:
MySQL服务恢复,数据完好无损!
MySQL 主从,5 分钟带你掌握
MySQL 主从一直是面试常客,里面的知识点虽然基础,但是能回答全的同学不多。
比如楼哥之前面试小米,就被问到过主从复制的原理,以及主从延迟的解决方案,因为回答的非常不错,给面试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你之前面试,有遇到过哪些 MySQL 主从的问题呢?
所谓 MySQL 主从,就是建立两个完全一样的数据库,一个是主库,一个是从库, 主库对外提供读写的操作,从库对外提供读的操作 ,下面是一主一从模式:
对于数据库单机部署,在 4 核 8G 的机器上运行 MySQL 5.7 时,大概可以支撑 500 的 TPS 和 10000 的 QPS, 当遇到一些活动时,查询流量骤然,就需要进行主从分离。
大部分系统的访问模型是读多写少,读写请求量的差距可能达到几个数量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主多从的方式, 主库只负责写入和部分核心逻辑的查询,多个从库只负责查询,提升查询性能,降低主库压力。
MySQL 主从还能做到服务高可用,当主库宕机时,从库可以切成主库,保证服务的高可用,然后主库也可以做数据的容灾备份。
整体场景总结如下:
MySQL 的主从复制是依赖于 binlog 的,也就是记录 MySQL 上的所有变化并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二进制日志文件。
主从复制就是将 binlog 中的数据从主库传输到从库上,一般这个过程是异步的,即主库上的操作不会等待 binlog 同步的完成。
详细流程如下:
当主库和从库数据同步时,突然中断怎么办?因为主库与从库之间维持了一个长链接,主库内部有一个线程,专门服务于从库的这个长链接的。
对于下面的情况,假如主库执行如下 SQL,其中 a 和 create_time 都是索引:
我们知道,数据选择了 a 索引和选择 create_time 索引,最后 limit 1 出来的数据一般是不一样的。
所以就会存在这种情况:在 binlog = statement 格式时,主库在执行这条 SQL 时,使用的是索引 a,而从库在执行这条 SQL 时,使用了索引 create_time,最后主从数据不一致了。
那么我们改如何解决呢?
可以把 binlog 格式修改为 row,row 格式的 binlog 日志记录的不是 SQL 原文,而是两个 event:Table_map 和 Delete_rows。
Table_map event 说明要操作的表,Delete_rows event用于定义要删除的行为,记录删除的具体行数。 row 格式的 binlog 记录的就是要删除的主键 ID 信息,因此不会出现主从不一致的问题。
但是如果 SQL 删除 10 万行数据,使用 row 格式就会很占空间的,10 万条数据都在 binlog 里面,写 binlog 的时候也很耗 IO。但是 statement 格式的 binlog 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
设计 MySQL 的大叔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案,mixed 格式的 binlog,其实就是 row 和 statement 格式混合使用, 当 MySQL 判断可能数据不一致时,就用 row 格式,否则使用就用 statement 格式。
有时候我们遇到从数据库中获取不到信息的诡异问题时,会纠结于代码中是否有一些逻辑会把之前写入的内容删除,但是你又会发现,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查询时又可以读到数据了,这基本上就是主从延迟在作怪。
主从延迟,其实就是“从库回放” 完成的时间,与 “主库写 binlog” 完成时间的差值, 会导致从库查询的数据,和主库的不一致 。
谈到 MySQL 数据库主从同步延迟原理,得从 MySQL 的主从复制原理说起:
总结一下主从延迟的主要原因 :主从延迟主要是出现在 “relay log 回放” 这一步,当主库的 TPS 并发较高,产生的 DDL 数量超过从库一个 SQL 线程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延时就产生了,当然还有就是可能与从库的大型 query 语句产生了锁等待。
我们一般会把从库落后的时间作为一个重点的数据库指标做监控和报警,正常的时间是在毫秒级别,一旦落后的时间达到了秒级别就需要告警了。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除了缩短主从延迟的时间,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基本原理都是尽量不查询从库。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对于一些非常核心的场景,比如库存,支付订单等,需要直接查询从库,其它非核心场景,就不要去查主库了。
两台机器 A 和 B,A 为主库,负责读写,B 为从库,负责读数据。
如果 A 库发生故障,B 库成为主库负责读写,修复故障后,A 成为从库,主库 B 同步数据到从库 A。
一台主库多台从库,A 为主库,负责读写,B、C、D为从库,负责读数据。
如果 A 库发生故障,B 库成为主库负责读写,C、D负责读,修复故障后,A 也成为从库,主库 B 同步数据到从库 A。
linux 怎么部署mysql数据库
创建用于执行mysql服务程序的帐号:
[root@linuxprobe cmake-2.8.11.2]# cd ..
[root@linuxprobe src]# useradd mysql -s /sbin/nologin
创建数据库程序和文件的目录,并设置目录的所属与所组:
[root@linuxprobe src]# mkdir -p /usr/local/mysql/var
[root@linuxprobe src]# chown -Rf mysql:mysql /usr/local/mysql
安装Mysql服务程序(解压与编译过程已省略):
[root@linuxprobe src]# tar xzvf mysql-5.6.19.tar.gz
[root@linuxprobe src]# cd mysql-5.6.19/
[root@linuxprobe mysql-5.6.19]# cmake . -DCMAKE_INSTALL_PREFIX=/usr/local/mysql -DMYSQL_DATADIR=/usr/local/mysql/var -DSYSCONFDIR=/etc
[root@linuxprobe mysql-5.6.19]# make
[root@linuxprobe mysql-5.6.19]# make install
删除系统默认的配置文件:
[root@linuxprobe mysql-5.6.19]# rm -rf /etc/my.cnf
生成系统数据库(生成信息已省略):
[root@linuxprobe mysql-5.6.19]# cd /usr/local/mysql
[root@linuxprobe mysql]#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var
创建配置文件的软连接文件:
[root@linuxprobe mysql]# ln -s my.cnf /etc/my.cnf
将mysqld服务程序添加到开机启动项:
[root@linuxprobe mysql]# cp ./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rc.d/init.d/mysqld
[root@linuxprobe mysql]# chmod 755 /etc/init.d/mysqld
[root@linuxprobe mysql]# chkconfig mysqld on
编辑启动项的配置文件:
[root@linuxprobe mysql]# vim /etc/rc.d/init.d/mysqld
//分别修改第46与47行,basedir为程序安装路径,datadir为数据库存放目录。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var
重启mysqld服务程序:
[root@localhost mysql]# service mysqld start
Starting MySQL. SUCCESS!
把mysql服务程序命令目录添加到环境变量中(永久生效):
[root@linuxprobe mysql]# vim /etc/profile
//在配置文件的最下面追加:
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sql/bin
[root@linuxprobe mysql]# source /etc/profile
将mysqld服务程序的库文件链接到默认的位置:
[root@linuxprobe mysql]# mkdir /var/lib/mysql
[root@linuxprobe mysql]# ln -s /usr/local/mysql/lib/mysql /usr/lib/mysql
[root@linuxprobe mysql]# ln -s /usr/local/mysql/include/mysql /usr/include/mysql
[root@linuxprobe mysql]# ln -s /tmp/mysql.sock /var/lib/mysql/mysql.sock
初始化mysqld服务程序:
[root@linuxprobe mysql]#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NOTE: RUNNING ALL PARTS OF THIS SCRIPT IS RECOMMENDED FOR ALL MySQL
SERVERS IN PRODUCTION USE! PLEASE READ EACH STEP CAREFULLY!
In order to log into MySQL to secure it, we'll need the current
password for the root user. If you've just installed MySQL, and
you haven't set the root password yet, the password will be blank,
so you should just press enter here.
Enter current password for root (enter for none):
OK, successfully used password, moving on...
Setting the root password ensures that nobody can log into the MySQL
root user without the proper authorisation.
Set root password? [Y/n] y
New password: 输入要为root用户设置的数据库密码。
Re-enter new password: 重复再输入一次密码。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
Reloading privilege tables..
... Success!
By default, a MySQL installation has an anonymous user, allowing anyone
to log into MySQL without having to have a user account created for
them. This is intended only for testing, and to make the installation
go a bit smoother. You should remove them before moving into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Remove anonymous users? [Y/n] y(删除匿名帐号)
... Success!
Normally, root should only be allowed to connect from 'localhost'. This
ensures that someone cannot guess at the root password from the network.
Disallow root login remotely? [Y/n] y(禁止root用户从远程登陆)
... Success!
By default, MySQL comes with a database named 'test' that anyone can
access. This is also intended only for testing, and should be removed
before moving into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Remove test database and access to it? [Y/n] y(删除test数据库并取消对其的访问权限)
- Dropping test database...
... Success!
- Removing privileges on test database...
... Success!
Reloading the privilege tables will ensure that all changes made so far
will take effect immediately.
Reload privilege tables now? [Y/n] y(刷新授权表,让初始化后的设定立即生效)
... Success!
All done! If you've completed all of the above steps, your MySQL
installation should now be secure.
Thanks for using MySQL!
Cleaning up...
可以百度搜索Linux就该这么学,第9章 使用Apache服务部署静态网站,里面有部署mysql的资料
五大常见的MySQL高可用方案(最全)
1. 概述
我们在考虑MySQL数据库的高可用的架构时,主要要考虑如下几方面:
如果数据库发生了宕机或者意外中断等故障,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的可用性,尽可能的减少停机时间,保证业务不会因为数据库的故障而中断。
用作备份、只读副本等功能的非主节点的数据应该和主节点的数据实时或者最终保持一致。
当业务发生数据库切换时,切换前后的数据库内容应当一致,不会因为数据缺失或者数据不一致而影响业务。
关于对高可用的分级在这里我们不做详细的讨论,这里只讨论常用高可用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高可用方案的选型。
2. 高可用方案
2.1. 主从或主主半同步复制
使用双节点数据库,搭建单向或者双向的半同步复制。在5.7以后的版本中,由于lossless replication、logical多线程复制等一些列新特性的引入,使得MySQL原生半同步复制更加可靠。
常见架构如下:
通常会和proxy、keepalived等第三方软件同时使用,即可以用来监控数据库的 健康 ,又可以执行一系列管理命令。如果主库发生故障,切换到备库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数据库。
优点:
架构比较简单,使用原生半同步复制作为数据同步的依据;
双节点,没有主机宕机后的选主问题,直接切换即可;
双节点,需求资源少,部署简单;
缺点:
完全依赖于半同步复制,如果半同步复制退化为异步复制,数据一致性无法得到保证;
需要额外考虑haproxy、keepalived的高可用机制。
2.2. 半同步复制优化
半同步复制机制是可靠的。如果半同步复制一直是生效的,那么便可以认为数据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网络波动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半同步复制发生超时而切换为异步复制,那么这时便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所以尽可能的保证半同步复制,便可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该方案同样使用双节点架构,但是在原有半同复制的基础上做了功能上的优化,使半同步复制的机制变得更加可靠。
可参考的优化方案如下:
2.2.1. 双通道复制
半同步复制由于发生超时后,复制断开,当再次建立起复制时,同时建立两条通道,其中一条半同步复制通道从当前位置开始复制,保证从机知道当前主机执行的进度。另外一条异步复制通道开始追补从机落后的数据。当异步复制通道追赶到半同步复制的起始位置时,恢复半同步复制。
2.2.2. binlog文件服务器
搭建两条半同步复制通道,其中连接文件服务器的半同步通道正常情况下不启用,当主从的半同步复制发生网络问题退化后,启动与文件服务器的半同步复制通道。当主从半同步复制恢复后,关闭与文件服务器的半同步复制通道。
优点:
双节点,需求资源少,部署简单;
架构简单,没有选主的问题,直接切换即可;
相比于原生复制,优化后的半同步复制更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缺点:
需要修改内核源码或者使用mysql通信协议。需要对源码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做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
依旧依赖于半同步复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
2.3. 高可用架构优化
将双节点数据库扩展到多节点数据库,或者多节点数据库集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主两从、一主多从或者多主多从的集群。
由于半同步复制,存在接收到一个从机的成功应答即认为半同步复制成功的特性,所以多从半同步复制的可靠性要优于单从半同步复制的可靠性。并且多节点同时宕机的几率也要小于单节点宕机的几率,所以多节点架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高可用性是好于双节点架构。
但是由于数据库数量较多,所以需要数据库管理软件来保证数据库的可维护性。可以选择MMM、MHA或者各个版本的proxy等等。常见方案如下:
2.3.1. MHA+多节点集群
MHA Manager会定时探测集群中的master节点,当master出现故障时,它可以自动将最新数据的slave提升为新的master,然后将所有其他的slave重新指向新的master,整个故障转移过程对应用程序完全透明。
MHA Node运行在每台MySQL服务器上,主要作用是切换时处理二进制日志,确保切换尽量少丢数据。
MHA也可以扩展到如下的多节点集群:
优点:
可以进行故障的自动检测和转移;
可扩展性较好,可以根据需要扩展MySQL的节点数量和结构;
相比于双节点的MySQL复制,三节点/多节点的MySQL发生不可用的概率更低
缺点:
至少需要三节点,相对于双节点需要更多的资源;
逻辑较为复杂,发生故障后排查问题,定位问题更加困难;
数据一致性仍然靠原生半同步复制保证,仍然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可能因为网络分区发生脑裂现象;
2.3.2. zookeeper+proxy
Zookeeper使用分布式算法保证集群数据的一致性,使用zookeeper可以有效的保证proxy的高可用性,可以较好的避免网络分区现象的产生。
优点:
较好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性,包括proxy、MySQL;
扩展性较好,可以扩展为大规模集群;
缺点:
数据一致性仍然依赖于原生的mysql半同步复制;
引入zk,整个系统的逻辑变得更加复杂;
2.4. 共享存储
共享存储实现了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解耦,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不再依赖于MySQL的原生复制功能,而是通过磁盘数据同步的手段,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2.4.1. SAN共享储存
SAN的概念是允许存储设备和处理器(服务器)之间建立直接的高速网络(与LAN相比)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实现数据的集中式存储。常用架构如下:
使用共享存储时,MySQL服务器能够正常挂载文件系统并操作,如果主库发生宕机,备库可以挂载相同的文件系统,保证主库和备库使用相同的数据。
优点:
两节点即可,部署简单,切换逻辑简单;
很好的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
不会因为MySQL的逻辑错误发生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缺点:
需要考虑共享存储的高可用;
价格昂贵;
2.4.2. DRBD磁盘复制
DRBD是一种基于软件、基于网络的块复制存储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对服务器之间的磁盘、分区、逻辑卷等进行数据镜像,当用户将数据写入本地磁盘时,还会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另一台主机的磁盘上,这样的本地主机(主节点)与远程主机(备节点)的数据就可以保证实时同步。常用架构如下:
当本地主机出现问题,远程主机上还保留着一份相同的数据,可以继续使用,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DRBD是linux内核模块实现的快级别的同步复制技术,可以与SAN达到相同的共享存储效果。
优点:
两节点即可,部署简单,切换逻辑简单;
相比于SAN储存网络,价格低廉;
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
缺点:
对io性能影响较大;
从库不提供读操作;
2.5. 分布式协议
分布式协议可以很好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比较常见的方案如下:
2.5.1. MySQL cluster
MySQL cluster是官方集群的部署方案,通过使用NDB存储引擎实时备份冗余数据,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
优点:
全部使用官方组件,不依赖于第三方软件;
可以实现数据的强一致性;
缺点:
国内使用的较少;
配置较复杂,需要使用NDB储存引擎,与MySQL常规引擎存在一定差异;
至少三节点;
2.5.2. Galera
基于Galera的MySQL高可用集群, 是多主数据同步的MySQL集群解决方案,使用简单,没有单点故障,可用性高。常见架构如下:
优点:
多主写入,无延迟复制,能保证数据强一致性;
有成熟的社区,有互联网公司在大规模的使用;
自动故障转移,自动添加、剔除节点;
缺点:
需要为原生MySQL节点打wsrep补丁
只支持innodb储存引擎
至少三节点;
2.5.3. POAXS
Paxos 算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如何就某个值(决议)达成一致。这个算法被认为是同类算法中最有效的。Paxos与MySQL相结合可以实现在分布式的MySQL数据的强一致性。常见架构如下:
优点:
多主写入,无延迟复制,能保证数据强一致性;
有成熟理论基础;
自动故障转移,自动添加、剔除节点;
缺点:
只支持innodb储存引擎
至少三节点;
3. 总结
随着人们对数据一致性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方法被尝试用来解决分布式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如MySQL自身的优化、MySQL集群架构的优化、Paxos、Raft、2PC算法的引入等等。
而使用分布式算法用来解决MySQL数据库数据一致性的问题的方法,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一系列成熟的产品如PhxSQL、MariaDB Galera Cluster、Percona XtraDB Cluster等越来越多的被大规模使用。
随着官方MySQL Group Replication的GA,使用分布式协议来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方向。期望越来越多优秀的解决方案被提出,MySQL高可用问题可以被更好的解决。
怎样在Linux环境下安装部署MySQL数据库系统
在Linux安装软件需要预先做好如下一些准备:准备好Linux操作系统如:CentOS7。配置好yum源。
完成上述准备后,就可以动手安装MySQL数据库了。主要安装步骤如下:
1. 禁用selinux
setenforce 0
2. 上传安装文件到Linux
3.解压rpm包
tar -xvf mysql-5.7.26-1.el7.x86_64.rpm-bundle.tar
4.安装软件
yum install mysql-community-{libs,client,common,server}-*.rpm
5.启动mysql数据库初始化
systemctl start mysqld
6.修改vi /etc/my.cnf
添加:
[mysqld]
#可以在表中录入中文
character-set-server=utf8 #
explicit-defaults-for-timestamp
# 禁用当前密码认证策略,可以使用简单密码(生产环境不适用)
validate_password=0
7.重启mysql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8.找临时登录密码
grep -i "temporary password" /var/log/mysqld.log
9.连接MySQL数据库
mysql -uroot -p 输入临时密码
10.修改root用户登录密码为简单密码(生产环境不适用)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
11.配置MYSQL_PS1环境变量
修改家目录下:.bash_profile文件,添加
export MYSQL_PS1="\u@\h[\d]"
12.使新环境变量生效
source /root/.bash_profile
13.重新连接mysql验证
mysql -uroot -p
除了上述安装方式以外,可能在公司中会遇到安装指定版本的需求,那么如何安装指定版本的MySQL数据呢?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下载指定版本安装包进行安装的方式,主要步骤如下,假设CentOS7 linux最小安装,已经配置好yum。首先检查是否安装numactl包
rpm -qa|grep numactl
yum install numactl-libs-* # 如果没有安装需要安装。检查是否安装libaio包
rpm -qa|grep libaio
yum install libaio-* # 如果没有安装需要安装
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 禁用selinux
setenforce 0
* 上传安装文件到Linux
mysql-5.7.26-linux-glibc2.12-x86_64.tar.gz
* 创建mysql用户组和用户
groupadd -g 27 -r mysql
#-r创建系统账户,-M 不创建用户家目录 -N 不创建和用户名一样的用户组
useradd -M -N -g mysql -r -s /bin/false -c "MySQL Server" -u 27 mysql
id mysql
* 上传安装包到root家目录
* 解压二进制文件到/usr/local
tar -zxvf mysql-5.7.26-linux-glibc2.12-x86_64.tar.gz -C /usr/local
* 解压目录改名为mysql
cd /usr/local
ls -l
mv mysql-5.7.26-linux-glibc2.12-x86_64/ mysql
* 环境变量中添加mysql/bin目录
vi /root/.bash_profile
修改PATH=/usr/local/mysql/bin:$PATH:$HOME/bin
添加 export MYSQL_PS1="\u@\h[\d]"
source /root/.bash_profile
* 创建/usr/local/mysql/etc/my.cnf选项文件 (也可以使用默认的/etc/my.cnf选项文件)
mkdir -p /usr/local/mysql/etc
mkdir -p /usr/local/mysql/mysql-files
* 编辑选项文件my.cnf填写默认选项
vi /usr/local/mysql/etc/my.cnf
[mysqld]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socket=/usr/local/mysql/data/mysql.sock
log-error=/usr/local/mysql/data/mysqld.err
pid-file=/usr/local/mysql/data/mysqld.pid
secure_file_priv=/usr/local/mysql/mysql-files
user=mysql
# Disabling symbolic-links is recommended to prevent assorted security risks
symbolic-links=0
Explicit-defaults-for-timestamp
character-set-server=utf8
[mysql]
socket=/usr/local/mysql/data/mysql.sock
* 初始化数据目录
cd /usr/local/mysql
mkdir data
chmod 750 data
chown mysql:mysql data
* 初始化数据库
cd /usr/local/mysql
bin/mysqld --defaults-file=/usr/local/mysql/etc/my.cnf --initialize
* 使用systemd管理mysql
例如:systemctl {start|stop|restart|status} mysqld
cd /usr/lib/systemd/system
touch mysqld.service
chmod 644 mysqld.service
vi mysqld.service
# 添加以下内容
[Unit]
Description=MySQL Server
Documentation=man:mysqld(7)
Documentation=
After=network.target
After=syslog.target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Service]
User=mysql
Group=mysql
Type=forking
PIDFile=/usr/local/mysql/data/mysqld.pid
# Disable service start and stop timeout logic of systemd for mysqld service.
TimeoutSec=0
# Start main service
ExecStart=/usr/local/mysql/bin/mysqld --defaults-file=/usr/local/mysql/etc/my.cnf --daemonize --pid-file=/usr/local/mysql/data/mysqld.pid $MYSQLD_OPTS
# Use this to switch malloc implementation
EnvironmentFile=-/etc/sysconfig/mysql
# Sets open_files_limit
LimitNOFILE = 65535
Restart=on-failure
RestartPreventExitStatus=1
PrivateTmp=false
以上内容中注意:The --pid-file option specified in the my.cnf configuration file is ignored by systemd.
默认:LimitNOFILE = 5000,如果连接数(max_connection)需要调大,可以将LimitNOFILE 设置为最大65535
* 创建mysql.conf文件
cd /usr/lib/tmpfiles.d
#Add a configuration file for the systemd tmpfiles feature. The file is named mysql.conf and is placed in /usr/lib/tmpfiles.d.
cd /usr/lib/tmpfiles.d
touch mysql.conf
chmod 644 mysql.conf
* mysql.conf添加内容
vi mysql.conf
添加以下语句:
d /usr/local/mysql/data 0750 mysql mysql -
* 使新添加的mysqld服务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mysqld.service
* 手动启动mysqld
systemctl start mysqld
systemctl status mysqld
* 获得mysql临时登录密码
cat /usr/local/mysql/data/mysqld.err | grep "temporary password"
* 客户端登录连接mysql服务器
mysql -uroot -p
输入临时密码
* 修改MySQL用户root@localhost密码
mysql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 #此处为了方便设置为空密码
* 测试新密码连接MySQL服务
mysql -uroot -p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在Linux环境下安装MySQL的任务。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可以体会到在Linux环境下安装软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Litedb如何部署到服务器
1.安装mysql数据库的ODBC驱动,mysql-connector-odbc-3.51.23-win32.msi(其中*是版本号),下载并安装。
2.在Mysql中创建数据库实例。
3.打开控制面板 -- 管理工具 -- 数据源ODBC,在用户DSN中添加一个MySQL ODBC 3.51数据源。
4.在登录login选项卡中输入数据源名称Data Source Name,此处输入MysqlDNS(也可以自己随便命名,只要在后面导入数据的时候选择正确的数据源名字就行);然后输入服务器Server,用户User,密码Password,输入正确后选择要导入的数据库,Database选择你需要导入的数据库。在连接选项connect options中根据需要设置MySql使用的端口port和字符集Character Set。注:字符集一定要和Mysql服务器相对应,如果Mysql使用了gbk字符集,则一定要设置字符集为gbk,否则导入到Sql Server可能会出现问号乱码。
5.打开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选择该数据库,单击右键选择所有任务 -- 导出数据。
6.‘选择数据源’为默认,‘选择目的’为刚刚安装的mySQL数据源,用户/系统DSN为MysqlDNS。方法2:有多种方法啊。介绍其中一种,使用mysql数据库的ODBC驱动。步骤:1.安装mysql数据库的ODBC驱动,mysql-connector-odbc-3.51.23-win32.msi(其中*是版本号),下载并安装。2.在Mysql中创建数据库实例。3.打开控制面板 -- 管理工具 -- 数据源ODBC,在用户DSN中添加一个MySQL ODBC 3.51数据源。4.在登录login选项卡中输入数据源名称Data Source Name,此处输入MysqlDNS(也可以自己随便命名,只要在后面导入数据的时候选择正确的数据源名字就行);然后输入服务器Server,用户User,密码Password,输入正确后选择要导入的数据库,Database选择你需要导入的数据库。在连接选项connect options中根据需要设置MySql使用的端口port和字符集Character Set。注:字符集一定要和Mysql服务器相对应,如果Mysql使用了gbk字符集,则一定要设置字符集为gbk,否则导入到Sql Server可能会出现问号乱码。5.打开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选择该数据库,单击右键选择所有任务 -- 导出数据。6.‘选择数据源’为默认,‘选择目的’为刚刚安装的mySQL数据源,用户/系统DSN为Mysql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