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编写规则详解

发布时间:2023-05-23

一、目标、依赖和命令

makefile中最基本的几个构成部分就是目标、依赖和命令。目标是我们要生成的文件,依赖是生成目标所需要的文件或者其他目标,命令则是生成目标的具体步骤。

target: dependencies
	command

其中,target是一个或多个目标文件,用空格隔开;dependencies 是 target 所依赖的文件或目标,用空格隔开;command 则是生成 target 所需要执行的命令。

二、规则的执行顺序

在 makefile 中,规则的执行顺序是从上往下的,因此如果后面的规则需要用到前面的 target,我们需要将前面的 target 写在后面。

output.txt : input.txt
	cat input.txt > output.tmp
	mv output.tmp output.txt
clean :
	rm output.txt

在上面的 makefile 中,clean 规则是最后一个,我们可以通过执行 make clean 来清除 target。而在没有 clean 规则时,我们可以通过执行 make output.txt 来生成 target。

三、伪目标

伪目标是一种特殊的目标,其不表示生成文件,而是表示我们在 makefile 中的一些特定操作,如清除目标等。为了不与文件名冲突,伪目标名通常使用 .PHONY 表示,我们可以将其定义在 makefile 中。

.PHONY : clean
clean :
    rm *.o myprogram

四、变量

在 makefile 中,我们可以使用变量来存放一些常量或者需要多次引用的字符串。变量名通常使用大写字母进行定义,变量的值可以是字符串或者命令结果。我们可以通过 $(variable_name) 或者 ${variable_name} 来引用变量。

CC = gcc
CFLAGS = -c -Wall
all : myprogram
myprogram : file1.o file2.o
	$(CC) file1.o file2.o -o myprogram
file1.o : file1.c
	$(CC) $(CFLAGS) file1.c
file2.o : file2.c
	$(CC) $(CFLAGS) file2.c
clean :
	rm *.o myprogram

五、内置函数

在 makefile 中,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内置函数来处理字符串、文件名等。这些内置函数包括文件操作函数、字符串操作函数等。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内置函数:

  • $(wildcard pattern):匹配文件名,返回一个由空格分隔的文件列表。示例:$(wildcard *.c)
  • $(patsubst pattern,replacement,text):用 replacement 替换 text 中匹配 pattern 的部分。示例:$(patsubst %.c,%.o,foo.c bar.c)
  • $(subst find,replace,text):用 replace 替换 text 中所有的 find。示例:$(subst foo,bar,foo bar foo)
  • $(strip string):去掉 string 中开头和结尾处的空格,并将中间的多个空格缩减为一个。示例:$(strip foo bar ) 完整的 makefile 如下:
CC = gcc
CFLAGS = -c -Wall
SRC_DIR = src
OBJ_DIR = obj
BIN_DIR = bin
TARGET = $(BIN_DIR)/myprogram
SOURCES := $(wildcard $(SRC_DIR)/*.c)
OBJECTS := $(patsubst $(SRC_DIR)/%.c,$(OBJ_DIR)/%.o,$(SOURCES))
.PHONY: all clean
all: $(TARGET)
$(TARGET): $(OBJECTS)
    $(CC) $^ -o $@
$(OBJ_DIR)/%.o: $(SRC_DIR)/%.c
    $(CC) $(CFLAGS) -c $< -o $@
clean:
    rm -rf $(OBJ_DIR)/*.o $(TA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