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atplotlib 中,fig.add_subplot(111)
可能是最常用的命令之一。它常用于实现基于数据可视化的图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基础概念
subplot
是指在一个图中,划分成多个小的坐标系以便于显示不同的图。fig.add_subplot()
函数就可以实现在一个大的图中添加子图。其中,111 意味着我们创建的是一个 1 行 1 列的子图。如果我们需要创建多个子图,可以按照不同的行列进行配置例如:fig.add_subplot(221)
、fig.add_subplot(222)
、fig.add_subplot(223)
等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linspace(0, 2*np.pi, 50)
y = np.sin(x)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ax.plot(x, y, 'b-', label='sine')
plt.show()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 fig.add_subplot(111)
来创建一个子图,其中 x
,y
是我们需要显示的数据,将其作为参数传递给 ax.plot()
函数实现绘图。
二、添加多个子图
在图像显示时,往往需要添加多个子图,显示不同的数据或者进行不同的图形展示。此时,我们需要调用 add_subplot()
函数,输入不同的参数来实现不同的图形布局配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在一个 2x2 的子图中绘制四个子图: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linspace(0, 2 * np.pi, 50)
y = np.sin(x)
fig = plt.figure(figsize=(8, 8))
ax1 = fig.add_subplot(2, 2, 1)
ax1.plot(x, y, 'b-', label='sine')
ax2 = fig.add_subplot(2, 2, 2)
ax2.plot(x, y, 'r-', label='cosine')
ax3 = fig.add_subplot(2, 2, 3)
ax3.hist(y, bins=30)
ax4 = fig.add_subplot(2, 2, 4)
ax4.scatter(x, y)
plt.show()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 2x2 的大图。通过 add_subplot()
函数,我们分别在图中的不同位置添加了四幅子图。ax1
、ax2
、ax3
、ax4
分别代表四个子图的句柄,通过对其进行操作,就能够实现对不同子图的设置。
三、多元数据可视化
fig.add_subplot(111)
还可以用于绘制多元数据可视化图形。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matplotlib 实现气泡图,其中 x
,y
表示不同特征值,z
表示点大小,c
表示点的颜色: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x = np.random.rand(30)
y = np.random.rand(30)
z = np.random.rand(30) * 1000
c = np.random.rand(30)
fig = plt.figure(figsize=(8, 6))
ax = fig.add_subplot(111)
ax.scatter(x, y, s=z, c=c, alpha=0.6)
plt.show()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fig.add_subplot(111)
创建一个子图。通过 ax.scatter()
函数,我们将数据点根据其大小(s
)以及颜色(c
)进行区分。从而实现了多元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四、自定义子图排版
在实际场景下,我们可能需要实现完全自定义的图表布局,此时 fig.add_subplot()
函数仍然可以派上用场。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代码实现下图所示的自定义排版效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linspace(0, 2 * np.pi, 50)
y = np.sin(x)
fig = plt.figure(figsize=(8, 6))
ax1 = fig.add_subplot(321)
ax1.plot(x, y, 'b-', label='sine')
ax2 = fig.add_subplot(322)
ax2.plot(x, y, 'r-', label='cosine')
ax3 = fig.add_subplot(323)
ax3.hist(y, bins=30)
ax4 = fig.add_subplot(324)
ax4.scatter(x, y)
ax5 = fig.add_subplot(325)
ax5.plot(x, y, color='g')
ax6 = fig.add_subplot(326)
ax6.plot(x, y, color='y')
plt.show()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 3x2 的大图。通过 add_subplot()
函数,我们自定义了子图的排版,实现了类似报告的风格布局效果。
五、总结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从基础概念、添加多个子图、多元数据可视化以及自定义子图排版等多个方面对 fig.add_subplot()
函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无论是实现简单的数据可视化还是复杂的图表排版,fig.add_subplot()
函数都能够帮助我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