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golang拼接,go 字符串拼接

本文目录一览:

Hex 编码

Hex编码就是把一个8位的字节数据用两个十六进制数展示出来,编码时,将8位二进制码重新分组成两个4位的字节,其中一个字节的低4位是原字节的高四位,另一个字节的低4位是原数据的低4位,高4位都补0,然后输出这两个字节对应十六进制数字作为编码。Hex编码后的长度是源数据的2倍

Golang 标准库的使用

编码的实现很简单,高位用右移操作,低位用或操作,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解码的实现使用了一点小技巧,hextable记录了16进制的,fromHexChar计算高位和低位的ASCII值,再拼接起来。

Hex编码

go语言中使用mysql sql语句

Go语言操作数据库非常的简单,

他也有一个类似JDBC的东西"database/sql"

实现类是"github.com/go-sql-driver/mysql"

使用过JDBC的人应该一看就懂

对日期的处理比较晦涩,没有JAVA流畅: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database/sql"

_ "github.com/go-sql-driver/mysql"

"log"

"time"

)

/*

create table 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ts timestamp

);

*/

func insert(db *sql.DB) {

stmt, err := db.Prepare("insert into t(name,ts) values(?,?)")

defer stmt.Close()

if err != nil {

log.Println(err)

return

}

ts, _ := time.Parse("2006-01-02 15:04:05", "2014-08-28 15:04:00")

stmt.Exec("edmond", ts)

}

func main() {

db, err := sql.Open("mysql", "xx:xx@tcp(127.0.0.1:3306)/mvbox?charset=utf8")

if err != nil {

log.Fatalf("Open database error: %s\n", err)

}

defer db.Close()

err = db.Ping()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go语言string之Buffer与Builder

操作字符串离不开字符串的拼接,但是Go中string是只读类型,大量字符串的拼接会造成性能问题。

拼接字符串,无外乎四种方式,采用“+”,“fmt.Sprintf()”,"bytes.Buffer","strings.Builder"

上面我们创建10万字符串拼接的测试,可以发现"bytes.Buffer","strings.Builder"的性能最好,约是“+”的1000倍级别。

这是由于string是不可修改的,所以在使用“+”进行拼接字符串,每次都会产生申请空间,拼接,复制等操作,数据量大的情况下非常消耗资源和性能。而采用Buffer等方式,都是预先计算拼接字符串数组的总长度(如果可以知道长度),申请空间,底层是slice数组,可以以append的形式向后进行追加。最后在转换为字符串。这申请了不断申请空间的操作,也减少了空间的使用和拷贝的次数,自然性能也高不少。

bytes.buffer是一个缓冲byte类型的缓冲器存放着都是byte

是一个变长的 buffer,具有 Read 和Write 方法。 Buffer 的 零值 是一个 空的 buffer,但是可以使用,底层就是一个 []byte, 字节切片。

向Buffer中写数据,可以看出Buffer中有个Grow函数用于对切片进行扩容。

从Buffer中读取数据

strings.Builder的方法和bytes.Buffer的方法的命名几乎一致。

但实现并不一致,Builder的Write方法直接将字符拼接slice数组后。

其没有提供read方法,但提供了strings.Reader方式

Reader 结构:

Buffer:

Builder:

可以看出Buffer和Builder底层都是采用[]byte数组进行装载数据。

先来说说Buffer:

创建好Buffer是一个empty的,off 用于指向读写的尾部。

在写的时候,先判断当前写入字符串长度是否大于Buffer的容量,如果大于就调用grow进行扩容,扩容申请的长度为当前写入字符串的长度。如果当前写入字符串长度小于最小字节长度64,直接创建64长度的[]byte数组。如果申请的长度小于二分之一总容量减去当前字符总长度,说明存在很大一部分被使用但已读,可以将未读的数据滑动到数组头。如果容量不足,扩展2*c + n 。

其String()方法就是将字节数组强转为string

Builder是如何实现的。

Builder采用append的方式向字节数组后添加字符串。

从上面可以看出,[]byte的内存大小也是以倍数进行申请的,初始大小为 0,第一次为大于当前申请的最大 2 的指数,不够进行翻倍.

可以看出如果旧容量小于1024进行翻倍,否则扩展四分之一。(2048 byte 后,申请策略的调整)。

其次String()方法与Buffer的string方法也有明显区别。Buffer的string是一种强转,我们知道在强转的时候是需要进行申请空间,并拷贝的。而Builder只是指针的转换。

这里我们解析一下 *(*string)(unsafe.Pointer(b.buf)) 这个语句的意思。

先来了解下unsafe.Pointer 的用法。

也就是说,unsafe.Pointer 可以转换为任意类型,那么意味着,通过unsafe.Pointer媒介,程序绕过类型系统,进行地址转换而不是拷贝。

即*A = Pointer = *B

就像上面例子一样,将字节数组转为unsafe.Pointer类型,再转为string类型,s和b中内容一样,修改b,s也变了,说明b和s是同一个地址。但是对s重新赋值后,意味着s的地址指向了“WORLD”,它们所使用的内存空间不同了,所以s改变后,b并不会改变。

所以他们的区别就在于 bytes.Buffer 是重新申请了一块空间,存放生成的string变量, 而strings.Builder直接将底层的[]byte转换成了string类型返回了回来,去掉了申请空间的操作。

java8中,两个list集合如何合并?

这个简单呀,集合的长度是可变的,你把要合并的集合遍历出来,add( )添加到目标集合里就行了。

golang logger输出格式怎么修改

1.Logger结构

首先来看下类型Logger的定义:

type Logger struct {

mu sync.Mutex // ensures atomic writes; protects the following fields

prefix string // prefix to write at beginning of each line

flag int // properties

out io.Writer // destination for output

buf []byte // for accumulating text to write

}

主要有5个成员,其中3个我们比较熟悉,分别是表示Log前缀的 "prefix",表示Log头标签的 "flag" ,以及Log的输出目的地out。 buf是一个字节数组,主要用来存放即将刷入out的内容,相当于一个临时缓存,在对输出内容进行序列化时作为存储目的地。 mu是一个mutex主要用来作线程安全的实习,当有多个goroutine同时往一个目的刷内容的时候,通过mutex保证每次写入是一条完整的信息。

2.std及整体结构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log模块提供了一套包级别的简单接口,使用该接口可以直接将日志内容打印到标准错误。那么该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其实就是通过一个内置的Logger类型的变量 "std" 来实现的。该变量使用:

var std = New(os.Stderr, "", LstdFlags)

进行初始化,默认输出到系统的标准输出 "os.Stderr" ,前缀为空,使用日期加时间作为Log抬头。

当我们调用 log.Print的时候是怎么执行的呢?我们看其代码:

func Print(v ...interface{}) {

std.Output(2, fmt.Sprint(v...))

}

这里实际就是调用了Logger对象的 Output方法,将日志内容按照fmt包中约定的格式转义后传给Output。Output定义如下 :

func (l *Logger) Output(calldepth int, s string) error

其中s为日志没有加前缀和Log抬头的具体内容,xxxxx 。该函数执行具体的将日志刷入到对应的位置。

3.核心函数的实现

Logger.Output是执行具体的将日志刷入到对应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根据需要获得当前时间和调用该方法的文件及行号信息。然后调用formatHeader方法将Log的前缀和Log抬头先格式化好 放入Logger.buf中,然后再将Log的内容存入到Logger.buf中,最后调用Logger.out.Write方法将完整的日志写入到输出目的地中。

由于写入文件以及拼接buf的过程是线程非安全的,因此使用mutex保证每次写入的原子性。

l.mu.Lock()

defer l.mu.Unlock()

将buf的拼接和文件的写入放入这个后面,使得在多个goroutine使用同一个Logger对象是,不会弄乱buf,也不会杂糅的写入。

该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最终会传递给runtime.Caller的skip,指的是跳过的栈的深度。这里我记住给2就可以了。这样就会得到我们调用log 是所处的位置。

在golang的注释中说锁住 runtime.Caller的过程比较重,这点我还是不很了解,只是从代码中看到其在这里把锁打开了。

if l.flag(Lshortfile|Llongfile) != 0 {

// release lock while getting caller info - it‘s expensive.

l.mu.Unlock()

var ok bool

_, file, line, ok = runtime.Caller(calldepth)

if !ok {

file = "???"

line = 0

}

l.mu.Lock()

}

在formatHeader里面首先将前缀直接复制到Logger.buf中,然后根据flag选择Log抬头的内容,这里用到了一个log模块实现的 itoa的方法,作用类似c的itoa,将一个整数转换成一个字符串。只是其转换后将结果直接追加到了buf的尾部。

纵观整个实现,最值得学习的就是线程安全的部分。在什么位置合适做怎样的同步操作。

4.对外接口的实现

在了解了核心格式化和输出结构后,在看其封装就非常简单了,几乎都是首先用Output进行日志的记录,然后在必要的时候 做os.exit或者panic的操作,这里看下Fatal的实现。

func (l *Logger) Fatal(v ...interface{}) {

l.Output(2, fmt.Sprint(v...))

os.Exit(1)

}

// Fatalf is equivalent to l.Printf() followed by a call to os.Exit(1).

func (l *Logger) Fatalf(format string, v ...interface{}) {

l.Output(2, fmt.Sprintf(format, v...))

os.Exit(1)

}

// Fatalln is equivalent to l.Println() followed by a call to os.Exit(1).

func (l *Logger) Fatalln(v ...interface{}) {

l.Output(2, fmt.Sprintln(v...))

os.Exit(1)

}

这里也验证了我们之前做的Panic的结果,先做输出日志操作。再进行panic。

go面试题整理(附带部分自己的解答)

原文:【 】

如果有解答的不对的,麻烦各位在评论写出来~

go的调度原理是基于GMP模型,G代表一个goroutine,不限制数量;M=machine,代表一个线程,最大1万,所有G任务还是在M上执行;P=processor代表一个处理器,每一个允许的M都会绑定一个G,默认与逻辑CPU数量相等(通过runtime.GOMAXPROCS(runtime.NumCPU())设置)。

go调用过程:

可以能,也可以不能。

因为go存在不能使用==判断类型:map、slice,如果struct包含这些类型的字段,则不能比较。

这两种类型也不能作为map的key。

类似栈操作,后进先出。

因为go的return是一个非原子性操作,比如语句 return i ,实际上分两步进行,即将i值存入栈中作为返回值,然后执行跳转,而defer的执行时机正是跳转前,所以说defer执行时还是有机会操作返回值的。

select的case的表达式必须是一个channel类型,所有case都会被求值,求值顺序自上而下,从左至右。如果多个case可以完成,则会随机执行一个case,如果有default分支,则执行default分支语句。如果连default都没有,则select语句会一直阻塞,直到至少有一个IO操作可以进行。

break关键字可跳出select的执行。

goroutine管理、信息传递。context的意思是上下文,在线程、协程中都有这个概念,它指的是程序单元的一个运行状态、现场、快照,包含。context在多个goroutine中是并发安全的。

应用场景:

例子参考:

waitgroup

channel

len:切片的长度,访问时间复杂度为O(1),go的slice底层是对数组的引用。

cap:切片的容量,扩容是以这个值为标准。默认扩容是2倍,当达到1024的长度后,按1.25倍。

扩容:每次扩容slice底层都将先分配新的容量的内存空间,再将老的数组拷贝到新的内存空间,因为这个操作不是并发安全的。所以并发进行append操作,读到内存中的老数组可能为同一个,最终导致append的数据丢失。

共享:slice的底层是对数组的引用,因此如果两个切片引用了同一个数组片段,就会形成共享底层数组。当sliec发生内存的重新分配(如扩容)时,会对共享进行隔断。详细见下面例子:

make([]Type,len,cap)

map的底层是hash table(hmap类型),对key值进行了hash,并将结果的低八位用于确定key/value存在于哪个bucket(bmap类型)。再将高八位与bucket的tophash进行依次比较,确定是否存在。出现hash冲撞时,会通过bucket的overflow指向另一个bucket,形成一个单向链表。每个bucket存储8个键值对。

如果要实现map的顺序读取,需要使用一个slice来存储map的key并按照顺序进行排序。

利用map,如果要求并发安全,就用sync.map

要注意下set中的delete函数需要使用 delete(map) 来实现,但是这个并不会释放内存,除非value也是一个子map。当进行多次delete后,可以使用make来重建map。

使用sync.Map来管理topic,用channel来做队列。

参考:

多路归并法:

pre class="vditor-reset" placeholder="" contenteditable="true" spellcheck="false"p data-block="0"(1)假设有K路a href=""数据流/a,流内部是有序的,且流间同为升序或降序;

/pp data-block="0"(2)首先读取每个流的第一个数,如果已经EOF,pass;

/pp data-block="0"(3)将有效的k(k可能小于K)个数比较,选出最小的那路mink,输出,读取mink的下一个;

/pp data-block="0"(4)直到所有K路都EOF。

/p/pre

假设文件又1个G,内存只有256M,无法将1个G的文件全部读到内存进行排序。

第一步:

可以分为10段读取,每段读取100M的数据并排序好写入硬盘。

假设写入后的文件为A,B,C...10

第二步:

将A,B,C...10的第一个字符拿出来,对这10个字符进行排序,并将结果写入硬盘,同时记录被写入的字符的文件指针P。

第三步:

将刚刚排序好的9个字符再加上从指针P读取到的P+1位数据进行排序,并写入硬盘。

重复二、三步骤。

go文件读写参考:

保证排序前两个相等的数其在序列的前后位置顺序和排序后它们两个的前后位置顺序相同的排序叫稳定排序。

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直接选择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基数排序、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归并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参考:

head只请求页面的首部。多用来判断网页是否被修改和超链接的有效性。

get请求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例的主体。

参考:

401:未授权的访问。

403: 拒绝访问。

普通的http连接是客户端连接上服务端,然后结束请求后,由客户端或者服务端进行http连接的关闭。下次再发送请求的时候,客户端再发起一个连接,传送数据,关闭连接。这么个流程反复。但是一旦客户端发送connection:keep-alive头给服务端,且服务端也接受这个keep-alive的话,两边对上暗号,这个连接就可以复用了,一个http处理完之后,另外一个http数据直接从这个连接走了。减少新建和断开TCP连接的消耗。这个可以在Nginx设置,

这个keepalive_timout时间值意味着:一个http产生的tcp连接在传送完最后一个响应后,还需要hold住keepalive_timeout秒后,才开始关闭这个连接。

特别注意TCP层的keep alive和http不是一个意思。TCP的是指:tcp连接建立后,如果客户端很长一段时间不发送消息,当连接很久没有收到报文,tcp会主动发送一个为空的报文(侦测包)给对方,如果对方收到了并且回复了,证明对方还在。如果对方没有报文返回,重试多次之后则确认连接丢失,断开连接。

tcp的keep alive可通过

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 75 // 当探测没有确认时,重新发送探测的频度。缺省是75秒。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 9 //在认定连接失效之前,发送多少个TCP的keepalive探测包。缺省值是9。这个值乘以tcp_keepalive_intvl之后决定了,一个连接发送了keepalive之后可以有多少时间没有回应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7200 //当keepalive起用的时候,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缺省是2小时。一般设置为30分钟1800

修改:

可以

tcp是面向连接的,upd是无连接状态的。

udp相比tcp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所以更快,同时也更安全,不容易被攻击。upd没有阻塞控制,因此出现网络阻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效率降低。upd支持一对多,多对多等,tcp是点对点传输。tcp首部开销20字节,udp8字节。

udp使用场景:视频通话、im聊天等。

time-wait表示客户端等待服务端返回关闭信息的状态,closed_wait表示服务端得知客户端想要关闭连接,进入半关闭状态并返回一段TCP报文。

time-wait作用:

解决办法:

close_wait:

被动关闭,通常是由于客户端忘记关闭tcp连接导致。

根据业务来啊~

重要指标是cardinality(不重复数量),这个数量/总行数如果过小(趋近于0)代表索引基本没意义,比如sex性别这种。

另外查询不要使用select *,根据select的条件+where条件做组合索引,尽量实现覆盖索引,避免回表。

僵尸进程:

即子进程先于父进程退出后,子进程的PCB需要其父进程释放,但是父进程并没有释放子进程的PCB,这样的子进程就称为僵尸进程,僵尸进程实际上是一个已经死掉的进程。

孤儿进程:

一个父进程退出,而它的一个或多个子进程还在运行,那么那些子进程将成为孤儿进程。孤儿进程将被init进程(进程号为1)所收养,并由init进程对它们完成状态收集工作。

子进程死亡需要父进程来处理,那么意味着正常的进程应该是子进程先于父进程死亡。当父进程先于子进程死亡时,子进程死亡时没父进程处理,这个死亡的子进程就是孤儿进程。

但孤儿进程与僵尸进程不同的是,由于父进程已经死亡,系统会帮助父进程回收处理孤儿进程。所以孤儿进程实际上是不占用资源的,因为它终究是被系统回收了。不会像僵尸进程那样占用ID,损害运行系统。

原文链接: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3)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避免方法:

端口占用:lsof -i:端口号 或者 nestat

cpu、内存占用:top

发送信号:kill -l 列出所有信号,然后用 kill [信号变化] [进程号]来执行。如kill -9 453。强制杀死453进程

git log:查看提交记录

git diff :查看变更记录

git merge:目标分支改变,而源分支保持原样。优点:保留提交历史,保留分支结构。但会有大量的merge记录

git rebase:将修改拼接到最新,复杂的记录变得优雅,单个操作变得(revert)很简单;缺点:

git revert:反做指定版本,会新生成一个版本

git reset:重置到某个版本,中间版本全部丢失

etcd、Consul

pprof

节省空间(非叶子节点不存储数据,相对b tree的优势),减少I/O次数(节省的空间全部存指针地址,让树变的矮胖),范围查找方便(相对hash的优势)。

explain

其他的见:

runtime2.go 中关于 p 的定义: 其中 runnext 指针决定了下一个要运行的 g,根据英文的注释大致意思是说:

所以当设置 runtime.GOMAXPROCS(1) 时,此时只有一个 P,创建的 g 依次加入 P, 当最后一个即 i==9 时,加入的最后 一个 g 将会继承当前主 goroutinue 的剩余时间片继续执行,所以会先输出 9, 之后再依次执行 P 队列中其它的 g。

方法一:

方法二: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ef445-1594976286098)]

方法1:to_days,返回给的日期从0开始算的天数。

方法2:data_add。向日期添加指定时间间隔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67b10-159497628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