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python基础学习整理笔记,Python课堂笔记

本文目录一览:

python自学笔记一 基础输出

print("我是python小白")

终端输出:我是python 。

此种写法只用于了解print函数的作用,在程序中要输出某个内容,一般采用变量的形式,即:

my="小白"

print("我是python%s。" % my)

终端输出:我是python小白。

此处my为变量,小白是被赋值给变量my,并不是my等于变量。定义变量的好处是一个程序可以无限次数的使用它。定义变量还可以为:

a=b=c=2 #2同时赋值给a b c三个变量

a,b c=1,2,3 #a=1 b=2 c=3

注意:变量名区分大小写,不能以数字开头。

name,age,weight="小白",18,65.5

stuid=1

print("我的名字是%s,我的年龄是%d,我的体重是%f公斤,我和学号是%d" % (name,age,weight,stuid))

终端输出:我的名字是小白,我的年龄是18岁,我的体重是65.500000公斤,我的学号是1

print("我的名字是%s,我的年龄是%d岁,我的体重是%.2f公斤,我的学号是%03d" %(name,age,weight,stuid))

终端输出:我的名字是小白,我的年龄是18岁,我的体重是65.50公斤,我的学号是001

printt(f"我的名字是{name},我明年的年龄是{age 1}岁,我的体重是{weight}公斤,我的学号是00{stuid}")

#此种写法为最常用的。

终端输出:我的名字是小白,我明年的年龄是19岁,我的体重是65.5公斤,我的学号是001

%d 为整数型函数值 %03d表示以3位整数显示,不足的以0替代,超出的原样显示。

%f为小数型函数值%.2f表示只显示小数点后两位

%s为字符型函数值 字符串应以双引或单引号括起。

Python学习笔记

Python学习笔记_数据排序方法

Python对数据排序有两种方法: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下

1. 原地排序:采用sort()方法,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数据后用排序后的数据替换原来的数据(原来的顺序丢失),如:

代码如下:

data1=[4,2,6,432,78,43,22,896,42,677,12]

data1.sort()

data1 #原来的顺序被替换

[2, 4, 6, 12, 22, 42, 43, 78, 432, 677, 896]

2. 复制排序:采用sorted()内置函数,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数据后返回原数据的一个有序副本(原来的顺序保留),如:

代码如下:

data1=[4,2,6,432,78,43,22,896,42,677,12]

data2=sorted(data1)

data1

[4, 2, 6, 432, 78, 43, 22, 896, 42, 677, 12] #原顺序保留

data2

[2, 4, 6, 12, 22, 42, 43, 78, 432, 677, 896] #对副本排序

如何系统地自学Python?你知道哪些相关的学习小技巧?

Python即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能够简单有效的面向对象编程,它的本质就是ABC语言的替代品,想要自学就要先学会编程,在基础入门时,就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掌握编程语言,要能够看得懂复杂的编程代码,清楚自己学习编程的目标,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尝试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建立牢固的编程思维,在看到无法理解的代码时,可以选择辅助工具帮忙理解。

打好Python基础之后,这时候就可以学习基础的数据分析工作用法,购买一些关于学习Python编程的书本,了解Python是什么,知道变量,算法和解释器之间的关系,懂得Python的基本数据类型和操作方法,并学会使用字典进行参考和查阅,在学习的过程中定期地记笔记也是必要的,可以加深印象,最好的情况是寻找业内对这些知识有深刻了解的人教自己。

学习Python编程,要熟练掌握编程工具,像excel就需要把握好数据分析,要将书本知识结合实际操作来进行,在学习Python编程之前,也要系统地学习统计学,经济管理学等,学会这些高级的统计概率知识,将需要学习领域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整理,就可以进行初级阶段的Python编程学习,编写代码了。

想要更好地学习Python编程技术,就像学生学习那样进行刷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编程效率,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遇到程序错误和异常时,多查找原因,询问前辈,积极动手实践解决,总的来说,就是要多学多看多练,学习Python编程技术,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努力坚持下去,最后,不要为了学习一门编程语言而去学习,从始至终不要忘记自己学习Python编程的目标。

python自学笔记13:元组和字典的操作

定义元组(tuple):

t1=(1,2,3,4)#多个数据元组

t2=(1,)#如果元组内只有一个数据,也需要手逗号隔开,否则这个数据将是他本身的类型。

元组的操作:

元组类型数据不支持修改,可查找

查找:

按下标查找:

print(t1[1])

函数查找:

print(t1.index(1))返回对应下标,如果数据不存在,程序将报错

print(t1.count(1))统计数据在元组当中出现的次数

print(len(t1))统计元组当中的数据个数

注意:当元组内嵌套列表数据,可以通过下标的方法对列表数据进行修改如:

t3=(1,2,["a","b"])

t3[2][0]=c #t3的值将变为(1,2,["c","b"])

——————————————————

——————————————————

定义字典(dict)

字典的特点

1:符号为{}

2:数据为键(key)值(value)对形式,每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隔开如:

dict1={"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字典的操作:

dict1["name"]="小红"

dict1["id"]=3

如果key存在,将修改其所对应的值。如果不存在,将在字典最后添加该键值对

2.删除数据

del():删除字典或删除字典内的键值对

del dict1["name"] 删除字典内的键值对,如果删除的key不存在,程序将会报错

del(del)删除字典

clear(dict1) 清空字典

3.查找数据

一.按照key进行查找,最后返回相对应的值

二.按函数进行查找:

(1) get(key,默认值):

如果查找的key不存在则返回所写的默认值,如果不写默认值则返回None

dict1={"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print(dict1.get("name")) #小明

print(dict1.get("id",110)) # 110

——————————————————

(2) keys():返回字典内的所有key 可用for遍历

print(dict1.keys())

返回 ["name","age","gender"]

for key in dict1.keys():

..print(key)

逐行输出name age gender

——————————————————

(3) values(): 返回字典内的值 可用for遍历

print(dict1.values())

返回["小明",18,"男"]

for value dict1.values():

..print(value)

逐行输出小明 18 男

——————————————————

(4) items():将字典内的数据以元组的形式返回

print(dict1.items()) 可用for遍历

返回[("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for item in dict1.items():

..print(item)

逐行输出 ("name","小明") ("age",18)("gender","男")

——————————————————

遍历字典键值对(拆包) 可在for内使用两个临时变量

dict1={"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for key,value in dict1.items():

..print(f"{key}=value")

逐行输出:

name=小明 age=18 gender=男

python零基础自学笔记day3(向量和矩阵的索引)

1.什么是索引?

【1】表示引用向量或者矩阵中的一个数

2.什么是向量的索引?

引用向量中具体的某几个数例如:

[1].给出a向量,a=np.arrary(0,1,2,3,4,5,6,7,8,9)

[2].引用a向量中0-8的数并打印出来:print(a[0:9])

[3].把3后面的数都打印出来:print(a[3:])

[4].把3到最后倒数第二个数都打印出来:print(a[3:-1])//注:其中-1表示的是至倒数第一 个 数,但不能用-0,这样则表示无效

[5].把3前面的数全部打印出来:print(a[:3])

2.注意事项:[1].0:9表示的是比9小的数,而不包括9

3.什么是矩阵的索引?

[1].给出矩阵b,在已经给出a向量的前提下,我们对a进行重塑:b=a.reshape(5,2)得到一个五行两列的矩阵按照0123456789的顺序排列下来

[2].如果想取矩阵中的某个元素--按照几行几列的方法例如:print(b[2,3])这里得到的就是2行3列的一个元素

[3].如果想要得到某一行的元素:print(b[3,:])表示取到第4行的元素

[4].如果想要得到某一列的元素:print(b[:,1])表示取到第2列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