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l算法详解

发布时间:2023-05-20

背景介绍

Havel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论算法,用于生成简单图。它可以通过给定的度序列,判断该序列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简单图。如果能够构成,则可以使用Havel算法生成该图。

算法原理

对于给定的n个顶点的度序列$d_1, d_2, ..., d_n$,Havel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d$序列中选择一个最大的值$d_i$,令该值减1,然后将$d_i$个度数最大的顶点两两连接,得到一个新的度序列。我们不断地执行上述过程,如果最后得到一个全0的度序列,则说明原始的度序列可以构成一个简单图。否则,该序列不可能构成一个简单图。

算法流程

def havel(d):
    while True:
        d.sort(reverse=True)  # 将度序列从大到小排序
        if d[0] == 0:
            return True  # 如果度序列全是0,则可以构成简单图
        if d[0] > len(d) - 1:
            return False  # 如果最大度数大于n-1,则无法构成简单图
        for i in range(1, d[0] + 1):
            d[i] -= 1
        d = d[1:]  # 去掉最大值

算法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度序列$d=[4, 3, 3, 2, 1, 1]$,现在我们使用Havel算法来判断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简单图。 首先,我们从$d$序列中选择一个最大的值$d_1=4$,令该值减1,即$d=[3, 3, 2, 1, 1]$,将$d_1$个度数最大的顶点两两连接,得到下面这张图: 接下来,我们继续从$d$序列中选择一个最大的值$d_1=3$,令该值减1,即$d=[2, 2, 1, 0]$,将$d_1$个度数最大的顶点两两连接,得到下面这张图: 继续从$d$序列中选择一个最大的值$d_1=2$,令该值减1,即$d=[1, 1, 0]$,将$d_1$个度数最大的顶点两两连接,得到下面这张图: 最后,从$d$序列中选择一个最大的值$d_1=1$,令该值减1,即$d=[0, 0]$,$d$序列全是0,说明原始的度序列可以构成一个简单图。

算法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Havel算法生成的图不一定是唯一的,所以我们无法判断该图是否与原始的图相同。 其次,Havel算法最好情况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 n)$(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的时间复杂度为$O(n^2)$(每次迭代都需要扫描$d$序列的所有元素,而且每次迭代$d$序列的大小都会减1,所以需要进行$n^2$次迭代),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介于这两者之间。

应用举例

Havel算法可以应用于构建可靠通信网络、社交网络、流程控制网络等。例如,在可靠通信网络中,我们希望通过最小化网络中的故障节点数,实现可靠的信息传输。通过使用Havel算法,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最小化故障节点的网络。

总结

Havel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论算法,用于生成简单图。它基于给定的度序列,可以判断该序列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简单图,并且可以生成一个满足要求的简单图。虽然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